•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万象 > 火车头的“喂砂人”
  • 火车头的“喂砂人”

    时间:2021-02-24  来源:  作者:
    火车头的“喂砂人”

    2月22日,凌受平正从储砂罐取砂 杜勇勇 摄

    (新春走基层)火车头的“喂砂人”

    中新网广州2月23日电 题:(新春走基层)火车头的“喂砂人”

    作者 许彬 杜勇勇

    2月22日9时,广铁集团株洲机务段株洲整备场15条机车股道上排满了“长龙”,相继入库的19台火车头正等待补砂。

    “火车跑得稳,撒砂少不了。”该段株洲整备车间主任张廷铭介绍,“撒砂可增加钢轨与车轮间摩擦力,防止火车在长大坡道或雨雪天气出现车轮空转或打滑现象。”

    据悉,火车司机会根据“路况”,脚踩座椅下方的撒砂踏板进行预防性撒砂,确保列车行稳致远。

    2月22日,凌受平正给火车头“喂砂” 杜勇勇 摄

    2月22日,凌受平正给火车头“喂砂” 杜勇勇 摄

    燃整组58岁的凌受平主要工作就是给这些入库的火车头上砂。站在储砂塔旁,他老练地操作着设备,尽可能用斗车将砂多装一点,少溢一粒。

    凌受平拖着满载300斤的砂斗车,越过15个股道,来到距离储砂塔150余米的火车头旁,他熟练地掀起车头侧边的砂箱盖,将胳膊伸进砂箱里,试探砂子的装载量,并检查砂箱内有无杂质,砂子是否结块。

    紧接着,他拿起特制的像蛋卷般铁簸箕和铲子,左手提簸箕,右手推送,手眼协调为火车头砂箱装砂。“砂箱不能装太满,到容量的四分之三就行,太满箱内气压不够,不利于排砂。”拥有40年上砂经验的凌受平谈道。

    “现在比过去省事,过去不仅上砂,还要晒砂、筛砂。遇连续阴雨天,得使用机器烘干,十分繁琐。现用的石英砂,颗粒比黄砂坚硬耐磨,效果更好。”燃整组工长李宏华介绍道。

    2016年,该段引入自动上砂设备,打开加砂枪就能给火车头加砂,如同给汽车加油般。但受地理位置、机车股道、进出车方向所限,仅整备场南头安装了该设备,入库的火车头仍有一半需人工上砂。

    春运期间,株洲整备车间日均入库机车约160余台,每台平均上砂约200余公斤,一个班4名上砂工要连续工作12小时,算下来每人要上砂近2吨。若雨天,机车下砂量增加,上砂量得翻倍。

    2月22日,凌受平正用斗车运砂 杜勇勇 摄

    2月22日,凌受平正用斗车运砂 杜勇勇 摄

    有着11年党龄的凌受平却更“偏爱”人工上砂。

    “老凌说是多运动有益健康”,但工友们其实很清楚,他把砂子当“宝贝”,每次铲砂都细查砂内有无异物,且“颗粒归仓”不浪费。雨天,他宁湿身不湿砂,防砂结块下砂不畅。

    40年来,凌受平累计为机车上砂1500余吨,相当于10台火车头重量。他经手的火车头砂箱,无一堵漏。(完)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