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万象 > 东海伏季休渔结束 台胞浙江象山品千年渔文化话海洋保护
  • 东海伏季休渔结束 台胞浙江象山品千年渔文化话海洋保护

    时间:2021-09-17  来源:  作者:
    东海伏季休渔结束台胞浙江象山品千年渔文化话海洋保护

        祭海典礼现场。 林波 摄

    中新网宁波9月16日电(记者 林波)渔民抬上全猪全羊,渔嫂抬上五谷五果,向大海三鞠躬后,白发老船长带着手捧鱼缸的渔童走向大海放生……这是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祭海典礼中的一幕。

    9月16日,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仪式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举行,来自甬台两地的台胞台属见证了古老渔家典礼,感受千年渔文化,共话海洋生态保护。

    “渔文化源远流长,这个典礼向我们展现了古老而又隆重的渔家文化,更加激发了我们对海洋的敬仰。”在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仪式现场,台胞柯受雄如是说。

    开渔现场表演。 林波 摄

    开渔现场表演。 林波 摄

    柯受雄表示,象山与台湾颇具缘分,如台湾台东的“富冈新村”,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小石浦村”,“因为这些人大多来自象山石浦,包括我祖籍也在象山石浦。为此,我们始终认为自己的根在象山石浦。”

    “我们对海洋保护与渔文化传承的认知是相同的。”柯受雄来大陆创业有近30年时间,在这期间,他曾多次来到石浦参加开渔节活动,“一年比一年好,秉承着保护海洋的初心,希望我们可以一起践行海洋保护。”

    开渔节仪式现场。 林波 摄

    开渔节仪式现场。 林波 摄

    近年来,甬台交流往来增多。2012年,浙台(象山石浦)经贸合作区成立,同年国台办授予象山县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象山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浙台融合发展。

    “我来大陆22年了,感觉整个海洋资源都在往好的方向变化,这些变化令人欣喜。”在台胞杨桢堂看来,庄严肃穆的祭海典礼原是象山渔民知恩图报的精神写照,如今这项古老的传承活动正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除祈求出海平安、鱼虾满仓之外,更增添了保护海洋、守护海洋的新内涵。”

    2000年8月,出于对海洋资源衰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隐忧,象山多位船老大发起了中国渔民“蓝色保护志愿者”行动并喊出“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口号。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林波 摄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林波 摄

    据悉,祭海典礼源自悠久的民俗传统,千百年来,渔民们在出海前总要去敬拜妈祖,祭奠大海,祈求平安、丰收。休渔制度实施以来,这些风俗愈加被渔民看重。

    今年70岁的江根富是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的“老渔民”,从最早的木结构渔船千帆竞发到如今的钢质渔轮首尾相连,他见证了渔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我们在传承古老渔文化的同时,也将保护海洋理念深刻心中,也一直为保护海洋而努力。”(完)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