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万象 > 贵州沿河:力保乌江清水入长江
  • 贵州沿河:力保乌江清水入长江

    时间:2017-06-22  来源:  作者:
    贵州沿河:力保乌江清水入长江贵州沿河乌江离黔“最后一公里”依旧山青水净。 杨云 摄

    中新网沿河6月22日电 题:贵州沿河:力保乌江清水入长江

    作者 杨云

    “秀比桂林山水,雄及长江三峡;一江通连黔渝,福泽千万人家。”初夏,南来北往的游客在饱览贵州沿河“乌江画廊”景致后都会忍不住赞美。

    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威宁,流经黔北、黔东、渝东南,全长1037千米,贵州省第一大河。乌江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流经9个乡镇(街道)132千米后,汹涌北上,在重庆市涪陵汇入长江。

    “贵州和重庆的交界有一段是以乌江为界河的。”渔民温朝恩指着江面告诉记者,船就在绵长的“乌江画廊”里两边悠游。

    贵州沿河乌江离黔“最后一公里”依旧山青水净。 杨云 摄贵州沿河乌江离黔“最后一公里”依旧山青水净。 杨云 摄

    “十马不如一车,十车不如一船,水道是成本最低廉的运输手段。”温朝恩说,“贵州未通公路之前,由巴渝进入贵州,大量盐、药材的运输、集散都依赖这水路。”2017年,乌江全线通航,给乌江沿江人民带来更多财富机遇。

    “沿河,沿的是乌江啊!”和温朝恩一起的渔民李成军说,“政府号召少伐树、少捕鱼、不污染,恢复乌江生态,我们是支持的!这渔家饭不能一代人全吃完。”

    沿河境内乌江89千米长的山水画廊,在贵州全域旅游发展中,成为带来人气财气的青山绿水。

    贵州沿河乌江离黔“最后一公里”依旧山青水净。 杨云 摄贵州沿河乌江离黔“最后一公里”依旧山青水净。 杨云 摄

    “我们保护乌江流域,更要在保护中发展生态产业。”沿河自治县县长何支刚认为,围绕“两区一走廊”布局,沿河将从贵州“边沿”变为融入成渝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前沿”。通过各种综合措施保护,沿河自治县乌江流域森林覆盖率达56.09%,湿地面积量达29.6万亩,乌江水质逐年优化提标,达Ⅲ类标准。

    2015年8月,贵州官方批准实施《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2014年-2020年》,规划共计项目347个,包括工业污染治理、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饮用水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区域水环境整治、环境能力建设等7大类项目,总投资82.7亿元。

    “不污染任何一公里。”健全完善河长制,出台《沿河自治县“河长制”实施方案》,在乌江干流及26条支流实行“河长制”,全面治理重点河流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排乱倒等突出问题,强化乌江流域长效化常态化巡查巡视。

    为有效减少自然灾害对乌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沿河自治县在“十三五”编制中,对全县重大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规划,将乌江流域地质灾害治理列入重点项目。

    沿河自治县县委书记任廷认为,沿河是乌江流经贵州的最后一个县,建设、保护好乌江流域生态环境,必须当好绿色乌江“守门人”。

    “丹青万山画,风情一江流。”记者实地畅游发现,“乌江画廊”青山绿水养眼,清新空气养人。乌江离黔“最后一公里”依旧“天蓝、地绿、山青、水净。”(完)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