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感受“和平之邦”文莱
  • 感受“和平之邦”文莱

    时间:2018-11-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光明日报记者 付志刚

    应文莱达鲁萨兰国苏丹哈桑纳尔的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18日开始对文莱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文莱。对于习近平主席的到访,文莱全国上下充满期待,热情迎候中国贵宾的到访。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文莱《婆罗洲公报》《诗华日报》《联合日报》《星洲日报》发表题为《携手谱写中国同文莱关系新华章》的署名文章,引起此间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

    文莱地处加里曼丹岛北部,这个小而富庶的国度素有“和平之邦”的美誉,也被称为“婆罗洲闪亮的明珠”。为了报道习近平主席此访,记者来到文莱,对这个“和平之邦”有了一番亲身体验和感受。

    凌晨时分,记者抵达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机场。下飞机5分钟后,记者就完成了提取行李和办理入境手续;20分钟后,记者已经坐在位于市中心的酒店的房间里。文莱国土面积小,只有5765平方公里,人口也少,只有40余万。在斯里巴加湾市,开车半个小时,可以抵达这个城市的任何地方。

    文莱虽然不大,却十分富庶。自20世纪初发现石油并在20世纪80年代独立后,文莱就和“富庶”这个词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2017年,文莱人均GDP为27759.05美元,居世界第28位,是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文莱是君主制国家,文莱王室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王室之一,已经延续600多年,而且是当今世界少数掌握国家实权的王室。现任苏丹哈桑纳尔已经执政50余年,深受民众爱戴。在强大的石油财政支持下,文莱国民基本实现了学有所教、医有所保、住有所居,百姓生活无虞,从他们的言谈中能感觉到他们对苏丹充满尊敬。近几年,每逢开斋节,都会有约9万民众进入王宫,接近苏丹和王室,享用免费餐饮,走时还有特制的礼品盒,孩子们还能领到红包。开斋节已成为了这个国家最盛大的节日。

    文莱信奉伊斯兰教,这个国家的天际线中鲜见高楼大厦,却不乏气势恢宏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赛夫丁清真寺。它是老苏丹生前建造的,距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这座文莱最宏伟、地位最高的清真建筑俯瞰斯里巴加湾,与周围的河湾、绿地、广场浑然一体。清真寺内,有一个巨型的祈祷场,空无一柱,穹顶直指苍穹。在文莱,除了每天多次定时祈祷外,每周五中午12点到下午2点还有全面祈祷。是时,所有的办公场所、商场、饭店均停止营业,人们或去清真寺,或停在原地祷告。

    来到文莱几天,漫步在街头,记者很难感受到那种国际大都市的喧嚣“范儿”,即便走在最繁华的街区,也毫无喧闹。人在这里,会无形之中把节奏放慢下来,徜徉在宁静之中。

    几天来,这里的民众给记者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平和、热情。他们告诉记者,文莱国内多个族群和谐共存,每逢节日,无论是开斋节、春节,还是灯节,或是当地的丰收节,所有人都会互相拜访,一起庆祝。虽然各族群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大家都像过自己的节日一样开心。尤其每逢开斋节和春节,大家都会开门迎客,登门拜访,以糕点和美食相款待,还会给小朋友们发红包,这在文莱已经成为一项传统。

    对于习近平主席的到访,文莱人的热情溢于言表。2017年9月,文莱苏丹哈桑纳尔来华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文莱,将实现两国元首短期内历史性互访。

    (光明日报斯里巴加湾市11月17日电)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8日 08版)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