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又一起“魏则西”式悲剧
  • 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又一起“魏则西”式悲剧

    时间:2017-08-03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西坡

    文丨特约评论员 西坡

    李文星,今年23岁,出生于山东德州农村,2012年考入东北大学。5月份,他在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上找到一份工作,随后按要求前往天津入职。7月14日,他的尸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

    种种迹象显示,李文星生前落入了传销组织。比如他给母亲打的最后一个电话说:“谁打电话要钱你们都别给”。再如从来不借钱的他半个月借了三次钱。最重要的是,天津静海是长期以来都有各路非法传销组织盘踞。

    李文星家属悼文内贴出的其生前照片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陨逝,令人唏嘘,更是给他的家人留下了无尽的悲痛。他通过自我奋斗跳出了“农门”,却不慎落入“魔窟”。李文星之死的真相拼图仍有赖警方的调查。我们期待真相,更期待正义不缺席,追责不落空。

    这桩悲剧目前暴露出的最大漏洞是,在BOSS直聘上与李文星联系的北京科蓝公司,竟是一家冒名招聘的“李鬼”公司。从事不法勾当的传销组织,没有像老鼠一样隐行于地下,而是扮起了家猫公然“钓鱼”。可怕的是,这并非个案。

    李文星之死让人想起了魏则西之死。这两位年轻受害者的经历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是2012级的大学生。他们都是在知名、正规的平台遇见的“李鬼”。魏则西通过百度搜索找到了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结果落入莆田系之手。李文星通过BOSS直聘找到北京科蓝公司,结果落入传销组织之手。

    无论诈骗还是传销,“李鬼”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李鬼”得到了宋江的背书,梁山的认证。我们不能苛责魏则西、李文星们警惕性不够,他们都行走在自认为的阳光下,黑暗却不期而至。我们必须在阳光下也如履薄冰吗?我们必须对每一个名头响亮的平台疑神疑鬼吗?我们必须不跟任何陌生人说话吗?没人想要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也没人能炼成360度无死角的火眼金睛。

    要为好人开拓生存空间,只能压缩坏人的生存空间。这不是让百度、BOSS直聘这些平台承担额外义务,而是它们在享受商业利益之时分秒不能推卸的责任。挣一分钱,担一分责,于法于情于理都是如此。

    “魏则西事件”当时发酵那般猛烈,只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下苦竞价排名、苦莆田系久矣。而“李文星事件”也有其土壤。利用招聘进行骗人的李鬼公司非止一家。很多网友有过相似经历,套路大多是冒充知名企业招聘,对求职者进行电话面试,之后要求去天津报到,并给出一个比较繁华的地名。到天津后对方再找理由让你去一个天津比较偏僻的地方。

    报道此事的芥末堆在BOSS直聘上体验了一下发布招聘的流程,同样是冒充科蓝公司,结果没有察觉到有任何审核的环节,就在十分钟内收到了18个求职者的求职意向。可见漏洞不是一般的大。互联网上有句老话,“你不知道坐在对面跟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现在看来如果真遇到一条狗那是你的幸运。

    “魏则西事件”催生了“魏则西条款”。2016年7月,工商总局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将付费搜索明确为互联网广告。“李文星事件”对招聘网站的规范化,至少应该起到同样的作用。公众不仅要看到未来有怎样的改变,更要看到有没有人为过去的错误付出代价。

    不断发生的悲剧启示我们,不要总让无辜者用生命去推动社会的进步,防患未然是监管部门、相关企业应尽的责任。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