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亮点足
  • 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亮点足

    时间:2018-12-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隆冬时节,广袤田野孕育着新的希望。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

    开局之年,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三农”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良好开局。

    强基础:粮食产能更稳定,农村产业更兴旺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苑合作社外的土地已被积雪覆盖,但合作社的草莓种植大棚里却暖意浓浓、生机盎然,农户们正在忙着在给新一季的草莓施肥。

    西苑合作社位于谯城区十八里镇集西村,占地300亩。“合作社包括农业综合区与生态旅游采摘区两部分。我们通过将生态游与当地农业相结合,探索出‘合作社+旅游+设施+技术+市场+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路子。”西苑合作社负责人褚文龙对记者说。

    “我们在因地制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精准施策,打造‘户户有产业’‘村村有特色’的产业格局。”亳州市扶贫局扶贫专员周杨说,土地流转、农户就业、种植营收不仅让农民得到了切实的收益,也让亳州的现代生态农业之路越走越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一年来,党中央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三农”发展站上新起点。

    一年来,各地稳定优化粮食生产,强基固本守底线。我国共选择325个县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整建制创建,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小麦、稻谷等口粮供给有保障,守住了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在发展中,各地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以“减水稻、控玉米、扩大豆”为重点,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以来,库存较多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500多万亩、水稻调减800多万亩,市场紧缺的大豆、花生面积增加1000万亩以上。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装备、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占比达9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6%。

    补短板:基础设施更完善,乡村环境更宜居

    每逢周末,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舜皇山脚下的新溪村“溪水以南·花境花海景区”游人如织。可就在两年前,这个村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过去,进村的路坑坑洼洼。如今,县里改建了道路,游客多了,村民收入节节高。

    2016年年底,东安县出台《关于鼓励微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微旅游。“景区营业后,我开了农家乐,两个月不到净赚了近两万元。”村民邓军说:“微旅游景点开发后,我们的村道加宽了,河道整治好了,县里还开通了到景点的公交车。”

    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强化制度供给。广东对2227个省定贫困村平均安排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500万元,并从2018年开始对粤东粤西地区每个行政村平均安排补助1000万元,支持各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黑龙江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则,整合9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一年来,脱贫致富攻坚拔寨、步伐坚实。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贫困村将退出80%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50%以上,贫困发生率将降至2%以下;

    一年来,各地努力推进绿色发展,统筹保护山水林田湖草,一系列新举措不断加力,越来越多的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成效。今年以来,共新改建农村公路31.8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05万公里,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分别达到99.64%和99.47%;

    一年来,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持续提高,大病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全覆盖,政策范围内费用报销比例超过50%,有效缓解了大病患者和困难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

    随着投入的逐步加大和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正在实现从“有”向“优”、由“少”到“多”的转变,从城乡二元逐渐向均等化、一体化迈进。

    促融合:制度基础更牢固,发展动能更强劲

    “这些天我开车跑遍了区里所有的乡镇,收购各种特产在网上销售,销路好着呢。”已近年关,入选全国百名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的江西抚州东乡区农民王新年生意繁忙。

    抚州市东乡区农业发展方兴未艾,葫芦干、乌萝菜、竹荪菇、茄子干等农产品独具特色。近年来,东乡区发展“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起13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带动当地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窥一斑而见全豹。今年以来,各地聚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等新产业和新业态蓬勃兴起。

    乡村与城市相伴而生,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繁荣,也离不开乡村的振兴。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我们对城乡关系的理解在深化,对融合发展的部署在加强。

    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创新制度,把更多资源配置向“三农”倾斜——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为乡村振兴明确了路线图;

    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深化改革,让要素在城乡之间实现自由流动,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今年以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纵深推进、多点突破,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3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了改革,共确认集体成员2亿多人,量化资产6664.7亿元,累计向农民股金分红3251亿元,农民群众在改革中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人才优先,引导能人返乡、企业兴乡和市民下乡,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力——据测算,2018年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780万人,比上年增加40万人,新型经营主体已达350万个,职业农民达1500万人。

    在融合发展的大潮中,乡村新业态层出不穷,乡村产业集群大量涌现。一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吸引30亿人次到乡村休闲度假;农村网络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吸收2800万农民就业。

    数据背后,乡村“人、地、钱”等要素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乡村振兴正在擘画出新时代的绚丽图景。

    (光明日报记者 李慧)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8日 10版)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