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楼宇烈:宗教的发展要跟本地文化环境融化融合
  • 楼宇烈:宗教的发展要跟本地文化环境融化融合

    时间:2017-09-07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楼宇烈

    9月6日,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了“中华文化与宗教文化”论坛,以下为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主旨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宗教界的领袖,各位朋友,很荣幸能够来参加中国文化学院成立20周年的这样一个庆典,而且参加这么一个重要的论坛,刚才听了很多位发言,很有启发,我就讲两点。

    第一点,我想讲,任何的文化都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外来的文化到了一个新的文化环境里边去,如果不能够适应文化的环境,那么就无法生存,无法发展。一是本土文化,如果不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讲中国文化的时候,我们有百家,汉代重点讲六家,最后呢?集中的有儒和道两家,中间就是因为有很多的文化学说学派等等,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精华的东西被其他的学派吸收发展了,儒道两家吸收滋养能够生存发展。外来文化也一样,要适应这样一个文化环境,才能够生存下去,传到中国的宗教文化来讲,大家都知道,也不仅仅是现在我们讲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等,国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宗教,像摩尼教等,都传过来,但是今天社会上没有多大的影响,恐怕由于不能够适应中国这样的文化环境,或者没有自我的更新,自我的发展,所以也没有影响。任何一个文化都存在适应本土的问题,以及适应时代的问题,这就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再一个重点讲一讲所谓化的问题,什么叫中国化?传统文化,化的问题,我理解这个化,不是同化,而是融化,同化和融化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文化始终强调就是和而不同,同则不进,中国文化这么一个很根本的理念,什么叫做和呢?什么叫做同呢?同就是完全相同,你跟我一样,就叫同,和呢?和中国文化也有很明确的定义,以他平他作为和,两个不同的东西,相互的融化在一起,你跟我有冲突没有关系,我和你冲突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相互交流,然后达到一个相互的理解,相互的尊重,各自都获得新的元素,来沟通的丰富发展前进。融,融化就是融入这样一个文化环境里面去,一个是来适应这样的文化环境,第二个就是相互交流,当然在交流中间,有可能是有冲突的,也有可能是相同的,那么我们又可以通过求同存异来相互的理解,相互的尊重,也可以通过冲突,虽然冲突我们慢慢的通过了理解以后,我也能够认同你,他也可以认同我,但是不要求你这样,你也不要求我那样。

    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发言(摄影/曲胜良)

    所以冲突并不见得不能够和谐的相处,所以我想,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应该说佛教在外来的文化中间,外来的宗教里面,在中国能够跟中国本土文化和谐的相处一个外来的宗教文化,甚至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的,核心的组成部分,我在这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佛教理念和中国本土文化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佛教也是强调解脱,跟中国文化中间强调,自己提升自己的核心,成为圣贤,成为神仙,有内在的相通的这样一个理念,这是很重要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不是说靠一个外在的力量来使得自己觉悟,来使得自己成型,所以在这个方面。也有很多很不一致的地方,比如说佛教最核心的理念,缘起论,讲万物都是因缘聚合而生成的,那么这个里面又有跟中国文化相同的,中国文化也认为万物不是某一个造物主造的,是天地自身的,强调万物自然生存,这个缘起论里面,人为万物也都是相互聚集在一起才有的,有相同的地方,否定了一个造物主创造万物的理念,但是这个中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什么差异呢?缘起论比较强调事物的必然联系,也就是因果之间的必然关系,必然性,有这些就一定有那些,这些没有了那些也就没有了,对缘起论的核心理念,此有不比有,此物不比无,此生不比生,此灭不比灭,事物中间必然的联系,中国文化中间强调,物自身强调的事物之间,因果之间的很多的偶然性,这个具有冲突。所以缘起论中国一开始传进来有很大的冲突,我们如果注意的话,神秘论里面就讲到,一个方面讲神灭,一个讲万物之间的关系不是都是必然的,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讲,一棵树上开满了美丽的花朵,一阵风把这些花朵刮落在地下,一些在厕所里面去,很不一样,中国强调事物的偶然,佛教,印度佛教中间,缘起论强调事物出现必然的联系,这个争论一直到唐代,还在争论,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神会语录里面记载着这么一件事情,神会的弟子问神会,大和尚,现在讲佛教的人怎么会讲缘起?讲道教的人总是讲自然,而且争论不休,怎么回事?神会的回答说:“只讲缘起不讲自然是愚蠢的理论,只讲自然不讲缘起是愚化”这两个虽然一个强调必然,一个是偶然,是共存可以互相补充的。

    中国的文化,有了佛教的传入和影响以后,可以说在逻辑思维上面,可以说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能够把哲学里面经常看到必然和偶然这样一些规律能够很好的融合结合起来,因为一切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一切必然都是通过偶然呈现的,而一切偶然后面都可以去寻找他的必然性。所以这个冲突就不能够协调,不能够融合了。

    再有一个例子,佛教非常强调因果业报,印度文化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轮回的生死观,所以决定佛教里面讲的因果业报,也比较强调个体的因果业报,而且在中国也不是这样讲的,在中国的文化之间因果业报,重点不是个体身上的,重点是在前后的生命中间。强调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所以我们中国人思考问题,总是要为子孙后代考虑,我们不要做给子孙后代造孽的事情,在佛教里面,印度文化之间,论混生命观影响,强调个体的,这两个很不一样的,但是在中国能不能够融化进来呢?融化进来了,所以佛教的个体因果业报跟中国的前后相续的生命因果业报得以并存,所以融化就是融合进来,而且可以是相互的交流,相互的补充,来共同的发展。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不仅仅是适应的问题,而且还得有一个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相互发展,这样一个功能,这样一个作用。

    所以我觉得任何一个文化,自我要不断的发展,而且如果我们传到另外的环境中间,就必须要跟那个文化环境融化融合,融入进去,相互交流,来共同前进,谢谢大家!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