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援藏扶技】索朗平措的看病梦
  • 【援藏扶技】索朗平措的看病梦

    时间:2017-09-25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高明勇

    编者按:对于许多外地人来说,想起西藏,就会想起布达拉宫,想起大昭寺,想起珍珠穆朗玛峰,想起雅鲁藏布江,想起纳木错湖,想起文成公主,想起秀丽的高原风景和藏地独特的宗教文化。

    而对于西藏本地人来说,有一种记忆刻骨铭心,就是“贫困”,有一道风景铭记心头,就是“援藏”。自1994年,中央确立对口援藏的重大决策以来,“援藏”这道风景已经存在20多年。在近年来扶贫成为主旋律的大氛围下,如果对这道风景进行定格的话,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扶贫关键三问:“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需要进行一些现实执行层面的追问。

    两年前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二十字的治藏方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那么,援藏的梦想照见西藏的现实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日前,凤凰网记者走访了拉萨的部分区县,实地采访了相关援藏工作人员,并和当地受援藏民进行了交流。

    14岁的日喀则少年索朗平措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早点康复出院,回到学校。”

    他患的是慢性肾衰竭,就是常说的尿毒症。

    一家五口,他是家里唯一受教育的孩子。由于父母身体都不好,家境一般,患病后,索朗平措得到了当地慈善机构的资助。

    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透析一段时间后,效果并无好转。

    随后,他来到北京,在北大医院治疗,因家人不方便照顾,又回到西藏。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治,听说拉萨市人民医院3月份成立了血液净化中心,便来就诊。

    拉萨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长常文静介绍,经过一段透析之后,索朗平措恢复得很快,正处在发育期,长身体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规律透析后,停止发育1年的14岁少年,已经开始发育,个子高了,皮肤白了,笑容更多了……在等待肾源的过程中,他自我管理很严格,甚至还可以指导别的肾友生活注意事项。

    常文静是援藏医疗人才,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肾内科派出援藏。

    据她介绍,索朗平措之所以病情好转较快,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拉萨市人民医院采用最新最先进的透析设备,超纯透析液等,二是医院重视学科发展,每年都有肾内科援藏专家师带徒指导工作。此外采取了与自治区人民医院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思路。拉萨市人民医院由北京友谊医院作为牵头医院,专门制定帮扶工作计划和机制,援建干部担任院长、副院长,以援藏医生为骨干力量,新建了肾内科透析室、心内科监护室、神经内科风湿免疫等科室。同时,制定并规范了服务流程和质量标准。

    另一个是资源优势,作为北京市援藏的重要项目,和北京市属22家医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医疗资源丰富。医院邀请北京市医疗专家赴拉萨开展学术讲座,并与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儿科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知名医院开展了技术合作。

    据了解,根据中组部、卫计委“组团式”援藏工作要求,北京援藏指挥部以完善“组团式”医疗援藏模式为重点,从北京25家医院抽调30名医技人员,组成4个医疗队,分别推进拉萨市人民医院和援助两区两县医院“组团式”医疗支援作,填补了16项空白学科。

    据公开报道,就在一年前,2016年8月1日,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陈希、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来到拉萨市人民医院视察北京卫生系统“组团式”援藏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拉萨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邓明卓介绍说,目前,经过多方的支持,拉萨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的评审结果刚刚公示结束——这是各省市“组团式”医疗援藏创建的首家三甲医院。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