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王博:“做自己”和“在一起”
  • 王博:“做自己”和“在一起”

    时间:2017-09-26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王博

    9月23日,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办中华文化学院成立20周年大会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论坛,以下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王博主旨发言:

    立足于今天的中国思考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关系,有两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立国之道,这是“做自己”的问题;一个是中国和世界的相处之道,这是“在一起”的问题。两个问题的角度有别,却又密切相关。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大国,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立国之道,或者说立国精神,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作为一个有着复杂现实问题的大国,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立国之道,也是毋庸置疑的。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必须综合考虑文明传统、现代世界和当代社会的不同向度,在多元中求共识,在差异中求会通,在寻求统一中包容差异性,在尊重多样性中确立一体。

    北京大学副校长、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王博主旨发言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如何理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如何和世界在一起,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很要紧的问题。“做自己”更多地考虑特殊性,“在一起”则更多地考虑共通性,寻求和世界在一起的共同基础,不仅是经济的、社会的,也包括价值的、宗教的等。近些年,新型大国关系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人文交流机制等,体现出中国积极的思考和努力。中国应该更自觉地发挥文化的力量,在不同的世界中发现“一个世界”的根基。

    我想强调一个理念:光而不耀。这个理念出自老子《道德经》,核心是自信和节制。时至今日,经过了几十年的“韬光养晦”,中国已经是一个遮不住的发光体。与时偕行,自觉地顺应这种变化,善用这种光芒,既照亮自己和世界,又避免“光污染”,对于做更好的自己和更好地与世界相处来说,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