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串连城乡的绿皮车,也是一种“中国梦”
  • 串连城乡的绿皮车,也是一种“中国梦”

    时间:2017-11-02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胡印斌

    文丨特约评论员 胡印斌

    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到今天,只有两节车厢的8629/8630次绿皮列车,每天一次往返于湖南郴州与白石渡镇之间,本是为沿线职工上下班而开行的“职工通勤车”,因被附近菜农“顺风搭乘”,慢慢开始被称为“菜农专列”。菜农们只知道,这辆列车可以免费搭乘,一年下来,省下的进城车费,“能抵几个月的卖菜钱”。这是京广线上通行里程最短的一趟列车,同时也是所剩无几的几辆绿皮火车之一。

    连接起城市与乡村的绿皮车,更像一个隐喻。一头是消费型的城市,对新鲜农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那些来自乡土的带着泥土味道的老乡和各色蔬菜,不仅会给城里人带来新鲜感,甚至还会唤起起各种关于田园的梦。另一头,则是略显遥远的农村,在那里,除了已经进城和准备进城的青年之外,剩下来的,就是费孝通所谓“半截身子就像扎在了土地里”的中老年农民。

    这两节绿皮车,看似是一种偶然——人家原本用于铁路职工通勤。然而,偶然的遭遇背后,却是一部分农民在现代化路途上的艰难与挣扎。他们依然迈着很慢的步幅,且在相当长时间里,恐怕不可能更快;也有一些人,只能呈现为气喘吁吁的追赶,就像他们挑着沉重的蔬菜担子,去赶中午14:13的绿皮车一样;当然,在很多人身上也能让然看到一种似乎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隔膜与暌违。

    一担菜,两筐红薯,一列咣当咣当的绿皮火车,热热闹闹地进城了;一副空挑,两只空筐,一列依然咣当咣当的绿皮火车,依然热热闹闹地回来了。这样的生活场景,按说很平淡,本来也应该就是民众的日常图景。农民将农田之出产,输送到城里,然后换取自己的生活所需,这种买卖其实正是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并不应该大惊小怪。

    然而,郴州的两节绿皮车竟然引发广泛关注,成为知识界热议的公共话题。足见这类现象的稀缺,以及农民在公共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如果不是恰好有这样两节通勤车,如果不是铁路部门心存善意的默许,如果不是农民对于外部需求的敏感与回应,则这样的“大篷车”就不可能出现,也就不可能成为一部分农民改善生活的依凭。

    当下的语境中,主流的话题是如何快起来、如何更快以及如何更舒适。这当然没有错,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演进乃至经济的飞跃,多取决于速度。当一个时代就像一列高速列车一样,纵横驰奔,无往不届,必然会传递给整个社会一种激越、奋进的情绪,而当社会情绪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完全同构时,更多地关注“快”,并非不能理解。比如,高速公路、高铁等等,均是这样的时代符号。

    而与此同时,像绿皮车这样的物件,自然会被归为“老物件”,“过气的工具”、“荣誉出品”等等。殊不知,恰恰是这样的普遍共识,对一部分人、一部分人的生活形成了某种遮蔽乃至忽略。一个社会,固然有希望快些更快些的精英人群,有不厌其精的高端人士,但同样存在大量低端人群。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自然图景,也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丝毫不足为怪。

    积极的做法是注意到并尽可能满足这部分的需求,这不仅仅是怜惜弱者的善行、体恤困乏的义举,更是补救社会罅漏、增进整体利益的群体自利行为。大批郴州农民坐着绿皮车进城,带来了新鲜蔬菜,也带走了梦想和希望,有什么比让老百姓自己追求美好生活更重要的事情?有了这样充实的生活,其实也不需要各级政府再去扶贫。

    一个月能够赚到1000到5000元不等,可能辛苦点,但这样的辛苦,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只要绿皮车不停运,只要城里的城管不驱赶,只要他们种的蔬菜品质能保证,则这样的生计,其实可以一直做下去。“小农”可能缺乏规模,但却有着“大农业”缺乏的灵活性与自由度。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补充,不可或缺。

    也因此,除了感动、感慨之外,不妨从郴州绿皮车出发,考虑一下如何在当下制度体系内,对农民、对这个社会的贫弱者多一些倾斜、多一些制度化的善意。比如,在高铁网越织越密的今天,对绿皮车有同样需求的,绝非郴州白石渡镇,我们的铁路网络是不是考虑保留并逐渐恢复一部分绿皮车?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民众需求的多样化乃至社会的不同诉求,均决定了不应该、也不可能“整齐划一”。

    还有,我们的城市,似乎也需要多样化一些,不能简单粗暴地驱逐低端人群,从而将各种社会服务人员统统赶走。这些年来,每到年节,各大城市纷纷出现的保姆荒、保洁贵、吃饭难等现象,虽然原因较多,但根本上与从事服务行业的农民工大批返乡有关。这表明,一个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理应是一个丰富、驳杂、多样化的状态,而绝不是只剩下一班高级人才。

    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民众要美好生活。这些愿景都需要“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动辄就将终极目标当做现实路径的做法,不仅是无知的,也是虚妄的,更是不可能有效的。

    正如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的,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的估计,是时代性的,注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长期存在,而我们所有努力的目标,都应该盯紧这个“不平衡不充分”,致力于加快补齐短板,实现多样化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一列穿行于湖南群山之间的8629/8630绿皮列车,尽管车厢很短,只有两节,但却注定在现代化的路途中投下长长的影子,提醒人们,不仅要跑得快,很多时候,也应该慢一些,等一等那些挑着百十斤蔬菜、气喘吁吁的农民。要知道,这些农民正在努力赶上这个伟大的时代、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梦与北京中关村、上海陆家嘴有着同样的美好。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