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培养核心素养 提升与未来对话的能力
  • 培养核心素养 提升与未来对话的能力

    时间:2017-04-29  来源:深圳新闻网  作者:晶报社论

    第十五届“全国6+1小学教育改革发展联盟研讨会”日前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14所知名小学的校长和教师代表汇聚在一起,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共同研讨小学教育改革发展。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定义“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培养由此成为教育焦点话题。

    事实上,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表述。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称其为“21世纪技能”,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则名之为“关键素养”,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达了不同国家、组织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观察、思考与追问。

    在我们这里,多年前也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以改变教育过于崇拜分数、评价过于单一的现状。长期以来,正因为重“教”轻“育”,导致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让一个人变成了教育流水线上被严密操纵的零件。无论是综合素质评价还是核心素养,当前并没有也并不需要一个统一的权威性标准答案,每个人对它的解读也许会有细微差异,但总有一些共同的关键词,比如有研究报告所指的“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这些与分数无关的素质或素养,都是一个人与未来对话的能力。

    作为一座改革之城,这些年来,深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顶层设计,在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育人模式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率先、突破意义的教育改革与探索。比如,2014年,深圳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培养学生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等8大素养为突破口,建立学生综合素养阳光评价体系,引起广泛反响。

    事实上,深圳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常常出现在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2016年,南山区西丽小学六年级学生陈颖臻的发明作品“磁悬浮地震报警器”夺得第68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成为深圳中小学生问鼎国际发明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上个月,在蒙特梭利模拟联合国2017年世界青少年峰会上,来自深圳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姜景熙递交了题为《维和部队:战争与自然灾害》的提案,主张以资源置换的方式解决战争与灾害问题,已作为正式决案送至联合国存档。

    小学教育是国家义务教育的起点,在国民整体素质“大厦”中有“基座”意义。第十五届“全国6+1小学教育改革发展联盟研讨会”落子深圳,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深圳基础教育的一种肯定。我们希望,深圳能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方面作出更多有益探索,更注重“人”的教育。以更好地回答“面向未来的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