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防范假理财产品,要靠卖者有责,买者谨慎
  • 防范假理财产品,要靠卖者有责,买者谨慎

    时间:2017-04-20  来源:新京报  作者:缪因知

    又见银行假理财产品,区别只在于规模是否再创新高。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航天桥支行昔日号称全国私人银行客户最多的支行。但如今,该支行150名私人银行高端客户认购的30亿元保本保息理财产品,被爆是支行长张颖个人违法出售。民生银行18日表示已向警方报案。金融市场一片哗然。此事的最终解决有赖于案情细节认定,但总的原则是“卖者有责,买者谨慎”。

    一方面,高端客户多为事业成功者,并非无知无识的愚夫愚妇。有报道称,他们的购买规模为1000万-8000万元,平均2000万元,这不见得算小数字。买个房子还知道看房本、去办理不动产登记,买了无形无影的理财产品反而凭着一纸合同就敢安心吗。

    此次骗局并不高明,相关假理财产品在中国理财网的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或民生银行系统内均无法查询。据分析,合同上加盖的可能只是不合规的柜台业务章,而非公章。上千万资金一般不会是现付,倘若购买资金转账时汇入的不是民生银行自有账户,就更可疑了。就算高端客户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于此,何不花小钱聘请律师、私人理财顾问代为和金融机构交涉,避免这种大钱损失的风险。

    另一方面,150名高端客户前仆后继掉入陷阱,民生银行业务流程是否容易令人误解、内控机制是否存在漏洞,值得检讨。

    首先,理财产品虽然是假的,“坏人”张颖却是真的支行行长。民生银行用人失察责任总是逃不掉。就算最后认定本案只是由于张颖骗术高明、使用支行假公章(一般公章不由支行自身保存)签订合同,客观上也和她能接触到真章,仿冒伪造有便利有关。在合同签订前,张颖利用自家合法身份、民生银行合法的高端客户俱乐部等联谊平台,甚至营业场所贵宾室等来诱使客户上当,都是诱人信以为真的客观因素。更有人推测须由多名高层联手方可实施此事,而动机则指向了“萝卜章”票据兑付30亿元窟窿待填补的案中案。

    其次,丧钟并非为民生一家鸣。民生银行并非爆出此类风波的第一家银行,而如无制度上的改良,也必然并非最后一家。到2016年底,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已经高达30万亿元,银监会也出台了专门监督管理办法,业界还不能避免假理财产品这种基础性风险,令人悲哀。假理财产品销售同样是需要签订合同、大额资金进出的复杂行为,并非个别人能只手遮天,他们能得逞,和一些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内个人权限过大、不受监督息息相关。

    其实,在“卖者有责,买者谨慎”的原则下,只要有一些基本制度安排,就能避免很多假理财产品。例如,商业银行应该像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一样,定期向客户报送纸质或电子版存量资产清单和资产变动清单。假理财产品如果不在其列,客户就能及早发现,倘若依然懵懂不察,银行责任也会大为减轻。而银行内部明确各级人员权限,形成互相制约、监督,风控合规稽核审计环环相扣的机制,也是根本的良治之道。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