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一带一路”:互利共赢,成就全球命运共同体
  • “一带一路”:互利共赢,成就全球命运共同体

    时间:2017-05-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为期两天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昨日落下帷幕,收获丰硕成果,树立坚定信心。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再次强调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并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在全世界引发强烈反响。

    “一带一路”是在2013年秋由中国倡议、旨在提振全球经济的一个宏大构想。习近平主席指出,从历史维度看,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日益强劲,变革创新的步伐持续向前;从现实维度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经济增长需要新动力,发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贫富差距鸿沟有待弥合。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对于公众而言,“一带一路”更多是一个抽象概念,鲜有深入了解。随着论坛举行,这四年中一个个不断发展的项目走入公众视野,细节的丰富为这个抽象的概念注入了血肉,更好地诠释了互利共赢的内核———“一带一路”不是事不关己的宏大概念,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具体改变。

    重启的丝绸之路仍然在承载着两千年前的传统职能———贸易。譬如,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农产品到达中国市场的通关时间就缩短了90%,农产品出口到中国,农牧民获得了劳作的动力,今年一开春大片闲置农田就得到了复耕,这既解决了中国的食品需求,又刺激了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发展。又如,2011年3月第一趟中欧班列开出,至今全国已开行39条中欧班列,到达10个国家15个城市,铁路成为海运、空运之外连接欧洲的第三条运输大道。当年的第一趟中欧班列带去了义乌的小商品、珠三角的服装、福建的建材与家具,为欧洲带去了高性价比的中国商品;而今年4月从伦敦出发的中欧货运班列满载32个货柜的母婴用品、软饮料和维生素等商品,直抵浙江义乌,这都是近年来中国民众“海淘”所钟爱的品类。贸易,本就是互利共赢的初始形式。

    “一带一路”除了基于商品资源交换的传统贸易,更大的成果在于对彼此经济的激活。中国最大的女鞋制造公司之一华坚集团,2011年开始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2013年已经在当地雇佣了6000名工人。这是非常典型的互利共赢案例,于华坚集团而言,可以以低廉的价格拿地,也可以显著降低人工成本,埃塞俄比亚的劳动力月薪仅需400-500元人民币,而中国的相似劳动力月薪都在3000-4000元左右;而对埃塞俄比亚而言,这有助于解决他们最头痛的就业问题。

    经济的激活从来不是封闭的,而是会产生各种外溢效应,正向外溢效应就有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中国的民营企业华为,在乌兹别克斯坦从无到有搭建当地通讯网络,18年间,该国的数字化率从不到10%提升到95%,手机普及率从不到10%提升到80%。最近十几年是通讯和数字化飞跃发展的时段,近几年手机更是大为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时段里提升一个地区的数字化水平与手机普及率,意义不仅在于经济刺激,更多的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华为也成为了最成功的“走出去”企业之一,在别国的建设与投资经验让华为不断地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在智能手机业务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一带一路”是以开放为基础来达至互利共赢的目标的,这四年,一个个项目让“一带一路”从构想变为现实。“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这不仅是交通意义上的开放,也是政策与思想意义上的开放,“一带一路”提供了一个契机,让中国参与到全球竞争当中,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往后,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亦继续期待秉持着互利共赢理念的“一带一路”,在成就全球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作出贡献。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