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 环境变了,集体经济成了华西村的“双刃剑”
  • 环境变了,集体经济成了华西村的“双刃剑”

    时间:2017-04-20  来源:凤凰评论  作者:傅蔚冈

    华西村为什么富裕?很多人将华西村的成功称之为是集体经济的胜利,以“华西村集体经济”作为关键词百度,可以找到大约超过46万条信息。

    比如有媒体称“华西村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巩固发展集体经济的光辉典范”,而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吴协恩也对媒体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共同富裕的集体经济是华西村成功的法宝,是老书记吴仁宝留给我们的好办法,这个原则必须坚持。”

    集体经济是华西村成功的法宝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说法天方夜谭。原因就在于,如果说集体经济是华西村成功的法宝,今天华西村也还是坚持集体经济,为何现在华西村没有往日的辉煌业绩?就在几天前,有媒体以“华西村旗下华西集团家底:总资产542亿负债389亿”为标题报道了华西村的现状,大意就是华西村没有了往日的风光,从2012年开始,华西集团营业总收入分别逐年下降。而昔日的利润组合主要来源钢铁板块更是全面亏损。

    不过在我看来,集体经济确实是华西村致富的法宝,至于它今天为何失去了往日的荣光,一句话的解释就是:环境变了。

    从媒体的报道可知,华西村当年最主要的支柱产业是钢铁板块。华西村的钢铁板块始于上世纪90年代,媒体是这样报道的,“上世纪90年代,在时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引进上钢五厂的线材生产车间。……  2002年,华西集团旗下华西钢铁、唐山钢铁集团华西钢铁有限公司(华西北钢)、华西高速线材厂等相继建成投产,产业链下游企业也陆续设立。钢铁业,开始成为华西村的产业支撑。”

    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产品的供给有限,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处在短缺状态,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生产出什么就能卖什么。钢铁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非常紧俏。如果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在1997年之前,刑法中专门有个条款来对付倒卖钢材的行为——投机倒把罪。目前在百度百科上的“投机倒把罪”一栏中,还将倒卖钢材指标作为例子。

    尽管钢材销路不错,但是真正要建立一家钢铁厂,未必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计划经济时代,不仅仅钢铁紧张,其实还有一样物品比钢铁更加紧俏,那就是信贷资金。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如果钢材这么紧俏,为什么没有资本去开设新工厂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呢?原因就是资金紧张,不仅仅老百姓没有钱,就是银行的信贷资金也都非常紧张。

    在90年代初期的中国,中国的金融市场非常不发达,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几乎不可能直接在市场上获得股权融资——今天满大街都可以见到的VC、PE,在90年代闻所未闻。没有股权融资,那么企业要扩大再生产除了自己的资金积累以外,只能向银行部门贷款。但是来自银行部门的信贷资金也非常稀缺,民营企业很少有能够获得来自银行部门的信贷支持。

    那么,华西村又是如何能够脱颖而出获得信贷资金呢?这个时候华西村的集体经济优势就凸显出来。众所周知,自从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很多地方的集体经济名存实亡。而华西村高举集体经济大旗,就具有了某种政治正确,因此它的很多经营行为会获得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支持,包括但不限于来自用地指标和信贷资金上的支持。于是,华西村的钢铁厂能够获得当地银行部门的支持。

    与江浙一带很多民营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融资获得的资金不同,银行信贷资金的成本非常便宜,而这个便宜的资金使得华西村顺利的扩大了规模。从公开的数据来看,现在华西村的业务范围很广,从纺织、钢铁、塑料到旅游、远洋、担保与投资。但是与华西村威名远扬的金字招牌相比,公众却很少知其到底有什么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即便是上市公司华西股份,在其所处行业,表现也一般:2012年的数据表明,在27家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收入居于第10。为何企业的竞争力一般,但是企业却能够越做越大?原因就在于低廉的融资成本。而华西村由于政治正确,有幸搭上了只有国有企业才能够分享的“信贷方舟”,使得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转型经济中,资本相对稀缺,资本回报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资本名义价格又很低,其直接反应就是银行门前供不应求的“信贷配给”。名义成本低、回报率高的“信贷配给”在实际运行中,其获得的手段和渠道必然是非市场化。华西村坚定走集体经济,因此也获得了和国有企业相同的信贷待遇。这意味着企业经营只要不是太差,那么它就可以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集体经济的收入分配模式也是当年能脱颖而出的法宝。华西村通过“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的方式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凡村办企业的工人,每人每月只领取30%的工资,其余的70%存在企业作为流动资金,到年底一次性兑现。员工的奖金通常是工资的三倍,但并不发给职工,而作为股金投入企业,第二年开始按股分红。通过这种方式,华西企业把村民的财富据为己有,并美其名曰为“共同富裕”。更为致命的是,一旦村民离开村集体,那么此前的股份就与其无关,华西村就通过这个办法把村民的利益和企业仅仅捆绑在一起。

    当然,我这里说的集体经济帮助华西村崛起并非是说华西村在治理方式上的优势,而是说集体经济具有的政治优势使得其能够在资金短缺的年代获得资金,从而扩大生产,成就了华西村的伟业。但现在为什么不行了?

    原因就是经济环境变了,现在已经从短缺经济变成了过剩经济。在短缺时代是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但是在过剩经济时代能脱颖而出的产品或者服务必须是符合消费者的胃口,而要让消费者喜欢则是要保持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反应能力,需要员工对企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但很显然,华西村的组织方式无法胜任,单从它的收入分配模式就可以窥见一斑。谁愿意成为一个“每人每月只领取30%的工资”的企业员工?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