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法制新闻 > 【检察好故事】"姐姐,我想被判实刑!"
  • 【检察好故事】"姐姐,我想被判实刑!"

    时间:2017-06-20  来源:正义网  作者:翁立萍

    微信提示音响起,我拿起手机一看,是小光发来的信息。

    “姐姐,我去苏州玩的,看这POSE帅不?”

    照片里的小光板寸头,运动装,开怀大笑,一个普通大男孩应有的样子,翻开他的朋友圈,都是阳光乐观的正能量。谁又能想到,他曾经和犯罪相关。

    2016年11月,我收到了公安局移送的提请逮捕的一起盗窃案,17岁的小光是3名犯罪嫌疑人之一,他和另外一名孩子跟着一名成年人偷鸡摸狗、溜门撬锁,盗窃数额为6000余元。

    11月8日,我到看守所提审小光。接触这些孩子多了,从先前的阅卷中,我心里就大致有了一个画像,小光想必面对我也是沉默寡言吧!果然,小光一直低着头,长刘海遮住了眼睛,小光的母亲看着铁窗相隔的儿子,在旁叹气抹眼泪。

    我坐下来,刚准备自我介绍,小光抬起头,忽然惊呼:“我认识你,你是报纸上说的‘中国好人’、‘小翁姐姐’!”小光的母亲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步上前紧紧握住我的手,想说什么可是却泣不成声。

    “别难过,孩子犯了错,我们就一起帮他改正。改了,不会影响以后的路的。”我立刻轻拍小光母亲的肩膀安慰,让她的情绪平复一下。

    经过审查,我发现小光没有前科劣迹,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可能判处徒刑以下刑罚,便作出涉嫌犯罪但无逮捕必要的决定。

    2016年11月21日,我收到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小光等人涉嫌盗窃案件,告知权利后的第二天,却接到了小光悄悄打来的电话。

    “姐姐,我想被判实刑!”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由于小光涉嫌多次盗窃,被判缓的可能性不大,一般人都会想积极争取判缓刑,但小光却……

    “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还是要先听孩子的想法。

    “我是安徽人,但从小在兴化长大,如果判缓刑,我就要回安徽老家进行社区矫正,爷爷奶奶知道后,会伤心,会在村里抬不起头,我……我宁可在看守所服刑。”小光非常坚决。

    “能不能请你做做我父母的思想工作,他们只相信你。”

    “这是一个有担当的孩子,我应当保护他最后的自尊心。”我沉思片刻,答应了小光的请求,与其父母取得了联系,建议他们站在青少年的心理角度考虑,尊重孩子的选择。

    2016年12月5日,法院开庭审判,我当庭建议对其判处拘役1个月至3个月,并处罚金,法院采纳了量刑建议,以盗窃罪判处小光拘役两个月。

    看到小光被法警带走的一刻,小光妈妈还是忍不住放声大哭,我赶紧上前安慰,小光转身时冲我挥了挥手,感激地笑了。

    很快,小光在看守所服刑完毕,我将他纳入了帮教计划中,对他进行针对性的帮教。小光离开学校已久,自己也表示要工作减轻家中负担。经过和其父母的沟通后,我决定对小光进行就业扶助帮教。

    每次去,小光总是早早在路口等我,跑前跑后倒茶、拿凳子。

    “小光,天气热了,你头发该剪剪了。”临别时,我笑着对小光说。

    “我也说的,要理发了,他总嫌我嗦。”小光母亲悄悄抱怨。

    第二天,小光就从微信发了一张自拍照,剪了个小平头,帅气利落。

    此后,小光的好消息接二连三传来。

    “姐,我找了份工作,一天100元。”

    “姐,我还找了份兼职,这样,我就可以赚点钱贴补家庭了。”

    ……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检察院)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