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法制新闻 > 专家谈金钱豹关门事件:陷经营危机仍发预付卡涉嫌欺诈
  • 专家谈金钱豹关门事件:陷经营危机仍发预付卡涉嫌欺诈

    时间:2017-07-07  来源:正义网  作者:于潇 郭璐璐

    正义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于潇 实习记者郭璐璐)金钱豹关店事件持续发酵。近日,金钱豹在京最后一家分店金钱豹翠微店店门紧锁暂停营业,并称目前停止办理退卡业务。对此,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常务副会长邱宝昌表示,经营者在经营发生严重危机,已决定停止经营或无法经营时,仍收取消费者预付费的行为涉嫌欺诈。

    (金钱豹翠微店门前要求退卡的顾客)

    金钱豹顾客退卡无门

    “金钱豹的餐食不像以前高质量,所以不适合请人吃饭,卡里的钱一直没用完,还剩3000多。”在金钱豹翠微店的门口聚集的退卡队伍中,消费者刘阿姨向记者说。在现场,有不少消费者称,曾经高端的自助餐标杆,现在大不如前。

    祸不单行。除自助餐菜品质量大不如前之外,有媒体报道,金钱豹在北京、上海的门店还存在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供销商货款等情况。

    在金钱豹翠微店的门口,张贴有公告,公告通知,停止店内退卡,将统一安排至退卡中心处理,退卡中心详细地址一周内将在金钱豹官方网站公示。随后,记者拨打通知上留的咨询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金钱豹官方网站亦无法打开。

    虽然等不到金钱豹方负责人,但聚集在金钱豹翠微店门前的人并未立刻散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告诉记者,目前计划一起维权的顾客有数百人,大家通过微信群、QQ群进行沟通交流。维权群里聚集着金钱豹大悦城店、金钱豹中关村店、金钱豹亚运村店、金钱豹世贸天阶店、金钱豹翠微店等店的办卡顾客,大家的卡内余额多是1000元到1万元不等。

    预付式消费服务质量常被投诉

    “没有提前公告也没通知,现在的情况就是欺诈。”多位顾客向记者反映,金钱豹翠微店关门前即没公告也没电话通知,打金钱豹公司也没人接,联系不到人,“商家不按规定办”。

    有消费者在维权群中呼吁,如12号仍未收到金钱豹公司的退卡通知,将提起诉讼。

    储值消费,也就是常说的预付式消费。消费者向经营者预先交付一定的费用,从经营者处按次或按期享受商品或服务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常见于餐饮、美容美发、洗车、健身等服务领域。

    “预付式消费本该是刺激消费、合作双赢的模式,却存在诸多问题。”2017年3月,中消协发布《预付式消费调查体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部分商家擅自变更服务承诺或拒绝履行服务承诺,预付式消费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

    报告指出,尽管消费者与经营者均是在自由意愿下签订合约,具有形式公平,可一旦消费者交付预付资金后,消费者已经丧失了根据经营者履约情况进行救济的机会。

    为此,报告建议,消费者在消费卡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商家存在非法吸储、携款潜逃等恶意侵权迹象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维护自身消费者的权益。

    专家:陷经营危机仍发预付卡或涉欺诈

    记者查询,金钱豹餐饮品牌隶属于香港嘉年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0996.HK)。据嘉年华国际2016年报显示,该公司餐饮业务全年收益为5.02亿港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逾100%。然而实际亏损0.8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恶化逾60%,负债逾10亿港元。

    “经营者在不打算经营或无法经营的情况下,仍大量收取预付费的,则可能构成欺诈。”邱宝昌说。

    邱宝昌进一步表示,金钱豹作为收取预付费的经营者,正常的经营时收取预付费是一种经营模式不构成欺诈,但经营发生严重危机、已转移预付款,不打算提供相应服务,仍向消费者收取预付费的,就可能构成欺诈,关键是要判断企业是否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

    邱宝昌介绍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以预付费的方式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如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要退还消费者支付的预付费并承担利息,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损失。

    针对预付卡退费的问题,邱宝昌表示,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投诉、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可请求法院对经营者的一些财产进行财产保全。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