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法制新闻 > 【检察好故事】妹妹,回家了,别怕!
  • 【检察好故事】妹妹,回家了,别怕!

    时间:2017-07-14  来源:正义网  作者:马宇飞

    2015年7月23日上午,我第一次见到了那个当事人,利落的短发、灿烂的笑容,很难和一年前我们帮扶的那个姑娘对号入座。说起这位姑娘的遭遇不由得让人心酸,这个被自己妈妈宠溺地叫“妹妹”的姑娘,是我遇到过的命运最坎坷的人。

    “妹妹”是一名智力残障人士,2014年8月,在和前夫离婚后,“妹妹”想要取回婚前的衣物,却遭到了前夫父母的阻拦。发生争执后,前夫的父母打了报警电话,声称“妹妹”是精神病人,要求将她送往医院。

    于是,可怜的“妹妹”被强制送到精神病院接受住院治疗。在那里,一呆就是两个月。

    期间,“妹妹”对药物出现了过敏症状,全身大面积银屑般蜕皮,满脸浮肿、精神萎靡。两个月后,父母终于经过多方打听找到她时,却发现她已变了模样。

    离开医院回到家,看到女儿的妈妈心痛不已,在和舅舅商量之后,决定要为女儿讨个说法。在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妈妈和舅舅来到检察机关,希望检察机关对诉讼程序进行监督。当看到妈妈带来“妹妹”刚回家时的照片,我不禁眼泪婆娑。

    “妹妹”和我同年,本应享受这个年龄该有的美好与恬淡,但竟遭遇如此。虽然她是一名智力残障人士,可也是妈妈的心肝宝贝啊!如果我的妈妈看到我这样,心里又会作何感受?想到这些,我内心一直无法平静。

    经过多次沟通协调,行政机关最终与“妹妹”家人达成和解协议,案件以原告申请撤销行政诉讼告终。于是,我见到了来向我们表示感谢的一家人。看到“妹妹”的笑脸,心里默默为她祝福着。

    时光飞逝,我原本以为“妹妹”从此会过上好日子。2017年5月12日,我又一次接待了申请民事审判程序监督的妈妈和舅舅,才得知这两年中,“妹妹”过得并不好。

    妈妈说,“妹妹”以前虽然智力不好,但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现在则完全不跟人接触,什么都不做,只是把自己关在小房间,就连吃饭也不许有人在身边,不然就大发脾气。两年中,因“妹妹”连续住院治疗好几次,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这次的诉讼就是希望之前的精神病院作出赔偿偿,但谁曾想官司一打就是一年半,至今没有音讯。

    在和法院沟通后,我得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情复杂,通常需要医学会对医院是否存在过错,过错大小及因果关系作出鉴定。而本案中,双方当事人都先后申请鉴定,所以审理期限才会这么长。

    考虑到“妹妹”的家庭处境,我也把情况向法院的承办人作了说明,希望能够尽快结案。半个月后,舅舅拿来了民事判决书,法院对医疗费、误工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都予以了支持。

    说到动情处,舅舅表示,“很难想象没有检察院会怎么样?在“妹妹”最危难的时刻,总有你们的帮助。”其实,很多工作已经超出了“民行人”的职责范围,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使命感也让我深知帮助弱势群体的意义。民行检察是老百姓维权的重要途径,让他们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也是作为检察人的责任。

    我很想对“妹妹”说几句话:“‘妹妹’,回家了,别怕!今后,哪怕用尽全部的努力也要好好生活,因为你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检察院)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