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法制新闻 > 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成果展地方巡礼(二):北京 河北 内蒙古
  • 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成果展地方巡礼(二):北京 河北 内蒙古

    时间:2017-07-15  来源:正义网  作者:于潇

    正义网北京7月15日电(记者于潇)《“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要求,2017年底,全国检察机关电子检务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节点临近,全国检察机关电子检务工程建设进程如何?

    记者了解到,在即将开展的2017・全国检察机关科技装备展上,将会集中展示来自安徽、吉林、江西等13地的电子检务工程的创新探索。开展之前,记者就此话题进行了采访。

    北京:多个电子平台服务检察应用

    2014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开始了电子检务工程建设工作,积极落实电子检务建设任务。随着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概算报告相继得到批复,2016年12月,项目建设正式启动。 

    电子检务建设要立足检察工作实际。北京市检察机关以检察工作为中心,紧紧围绕提升检察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检察公信力,努力打造“六大”应用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和运行支撑平台,建设应用效果显著。

    一是确保了“全员、全程、全面、规范”应用执法办案平台,结合各项改革开展个性化应用。二是打造了全新决策分析平台,实现所有案件统一分派流转、动态管控支撑“统筹、管理、监督、服务”职能。三是建设了检察办公协同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局限,提高事务性工作效率。四是全面落地检务保障平台,狠抓应用实效。五是实现检务公开和为民服务全覆盖,打造北京检务公开“网阵”。六是更新完善运行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和安全保障平台,确保系统运行高效、可用、安全。 

    据悉,下一步,北京检察机关将持续发力推动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深化科技强检战略,推动检察科技信息中心建设,切实发挥大数据技术等前沿信息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实际效能,实现向智慧检务4.0的全面演进。

    河北:“一码全程监督”推动司法规范

    以打造“数字检察”“智慧检察”为目标,主动拥抱现代科技,大力实施电子检务工程,推动科技强检水平得到跨越式提升,这是河北省检察机关在推进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方面秉承的原则宗旨。

    据悉,全面应用信息化系统实行网上办案以来,河北省检察机关已有53万余件案件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运行,为规范司法铺设“新轨道”。

    “新轨道”也产生了新的“工作模式”。记者了解,河北省检察机关连通银行、公安、人社、电信、海关等14个部门,深度应用侦查信息化平台查办职务犯罪,开启“智慧侦查”新模式。

    此外,河北省检察机关还探索了运用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全程监管,建设涉案款物依法移送、处置“新通道”,有效地解决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不规范的问题,实现“一码全程跟踪”监督。

    在“民主、开放、参与”的互联网思维下,河北省检察机关开发并应用“一网两微一端”平台,通过及时向社会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主动发布重要案件信息,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在线接受群众意见建议,搭建检察机关密切联系群众“新桥梁”。 

    内蒙古:检察数据宝提供决策支持

    如何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信息化发展,这是摆在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面前的一大问题。开展电子检务工程建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助推全区检察机关在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中实现亮丽跨越。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电子检务建设离不开安全高效的检察网络体系。

    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检察专网已完成分级保护建设,检察工作网、互联网正在开展等级保护建设。视频中心实现了视频会议、远程接访、同步录音录像、侦查指挥、远程提讯、楼宇监控联网等功能;建成总计面积500平方米的数据中心。 

    后起之秀弯道超车。

    记者了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先后完成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及统计模块、刑事执行检察业务模块的部署;检务保障系统得到推进应用;政务系统应用已成规模,2015年年底全区完成办公平台建设;移动检务涵盖业务、政务、事务、队伍等方面的多项功能;自主研发的“检察数据宝”,为检察决策提供应用支持;门户网站集群,两微一端走上日程。

    电子检务的积极探索,已呈现出“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的数字化便利。

    关键词: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