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经济民生 >  和静县102户牧民共享240万元“红利”
  • 和静县102户牧民共享240万元“红利”

    时间:2019-11-02 17:45:47  来源:  作者:

    民生经济网讯(唐玉 拉古加甫)“年初,我把家里的200只羊及草场以入股的方式全部承包给了村里的合作社,不到年底就领到了分红款,我们都感到很高兴,这样既减轻了放牧负担,又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10月29日,和静县巴伦台镇乌拉斯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艾力杰领到入股后的第一笔“分红”资金7.4万元钱,高兴地说。

    据了解,和静县巴伦台镇乌拉斯台村是一个传统的牧业村。以畜牧业为主、产业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交通不便。2017年,和静工业园区 “访惠聚”工作队自驻乌拉斯台村开展工作以来,按照“合作社+基地+牧户”模式。

    探索出一条“政府搭台、合作社带动、群众受益”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持续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2017年,在工作队的多方宣传、引导、协调下,有7户牧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将自家的生产母羊和草场以入股的方式注入到巴伦台绒山羊养殖合作社。当年喜获分红。获分红牧民在村民代表大会上现身说法,现场宣传自己的收获、感受。目前乌拉斯台村牧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合作社热情空前高涨。成功的经验吸引了众多牧民参与进来。

    2019年,入股牧民增加至102户,同时,工作队确定了“减小畜、增大畜、提效益”畜种结构调整思路。并与入股牧民签订了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年利润的60%返还给入股牧民,支付工资、饲草料、防疫等费用后的利润留合作社。从2018年的试点看,由于补饲恰当,增强了生产母羊体质、牲畜产羔率由牧民自己管理的85%提高到95%以上。

    另外,合作社为该村10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由合作社按照9元/只/月标准向管理人员支付工资。有4名贫困户到巴伦台镇当保安,有20人在其他行业就业,有80余人正在接受国语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

    和静工业园区驻巴伦台镇乌拉斯台村“访惠聚”工作队副队长娜仁才次克说。“以贫困农牧民为中心,让群众担当扶贫开发项目决策的评判员,才能让农牧民真正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有限,通过能人带动、合作社引领等,拉一把贫困户,无疑是增加他们收入的一条好路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