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经济民生 > 【知青岁月】绽放在风雨中的玉兰花
  • 【知青岁月】绽放在风雨中的玉兰花

    时间:2017-09-04 20:52:34  来源:  作者:

    谈及“知青”这一字眼,对于当今年轻人来说,或许仅仅是一段朦胧的历史,但对于亲身经历者来说,它代表的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在河南省汝南县板店公社上班时,曾经认识这样一位女知青,她叫刘玉兰,是汝南县城人。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她自愿报名,下乡锻炼,插队落户,坦然面对,历经磨难,她多次放弃回城的机会,毅然留在农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热血全部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她的故事,让人感概;她的精神,令人敬佩。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绽放在风雨中的一朵玉兰花!

    激情燃烧

    从小到大,长到十八九岁,刘玉兰从来就没有离开父母,从来没离开过家,对外面的大千世界,在她的心中,始终充满着各种神奇的幻想。

    1965年,在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浪潮涌动下,汝南县第一批共有219余名初、高中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66年汝南县接着组织安排第二批知识青年下乡插队落户的事宜。是年4月份的一天上午,学校在操场召开第二批知识青年下乡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动员大会。刚初中毕业不久的刘玉兰,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怀着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激情,自愿报名到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大家纷纷登台表决心时,刘玉兰更是一马当先,挺身而出,大胆发言:“坚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到农村广阔天地去安家落户,扎根农村一辈子,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到农村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自觉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积极投身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践三大革命运动,在风口浪尖上锻炼成长,把自己锻炼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作为一名女生,她那简短的发言?,表现得都是那么慷慨激昂,意气风发,充满着非凡的革命激情!

    第二天早上,她含泪告别了父母弟妹和邻居后,带着简单的行装,她怕看见亲人离别的泪水,头也没回直接奔向学校。学校操场上停着4辆卡车,车身上贴着横幅标语:“热烈欢送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操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这次全县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的初、高中毕业生共118人,为我们送行的老师和同学来了很多很多,大家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互相拥抱道别,那送别的场面非常令人感伤……。启程的时间到了,卡车徐徐地驶出校园,她(他)们在车上挥舞双手向老师和同学们告别。“再见了我的老师!再见了我的同学!再见了我的母校——汝南第二中学!再见……”

    学校大门口聚满了送行的亲人,车上车下人声鼎沸,那种亲情释放的场景刺痛着所有人的心房。卡车上陪送的工作人员为这感人的一幕双眼噙满了泪花。车厢里顿时爆发出一片哭喊声。同学们争抢着把头伸向车窗外,拉着亲友的双手不愿松开,车外的人群边流眼泪边随着卡车奔跑。那依依不舍的亲情,至今回想起来她的鼻子还是酸酸的。

    初到农村

    1966年4月12日,是刘玉兰一生难以忘却的日子,从那一天就起,她踏上了艰苦难忘的知青生涯,从此走上了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道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这个城里生,城里长,麦苗韮菜分不清的小姑娘,来到一个偏僻的农村,插队落户务农,没有了父母的呵护,开始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她带着青春的梦想与憧憬,踏上了这片热土。被分配到汝南县城东南15公里远的张坡农场。当时被分配到张坡农场的知青,除了汝南县城的一大部分外,?还有驻马店的、信阳的、郑州的等等。待人员全部到齐后,张坡农场知青办专门为她们举行了欢迎会,农场领导对她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会上向我们嘘寒问暖,同时介绍了张坡农场的概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老贫农李光蛋的忆苦思甜,为她们上了第一堂阶级教育课。她们满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激情,拥抱着张坡农场的一切!她们的知青岁月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初到农村,她们对全新的环境产生好奇感的同时,也增添了许多困扰和不适。与贫下中农的关系、生活习惯、卫生条件、如厕环境、饮水……。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时间逐渐来适应。让我们最头疼的是饮水问题,生活用水来源于村庄的一口水井,可是水井四周没有围沿,粪堆、粪坑离得又近。每逢下雨天,泥水、粪水和雨水,一起流进了水井里。树叶、杂草漂浮在水面。

    一切安定下来以后,她开始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为了让父母安心免于牵挂,她在信中只能报喜不报忧。

    为了便于生产劳动,农场对她们这些知青进行了分工,一二百人共分十多个排,有农业排、机械排、畜牧排、林业排、渔业排、生活保障排、后勤服务排等等,而刘玉兰因能说会言、泼辣能干,被分配到机械排并担任排长。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同年“五一节”期间,刘玉兰与农业排的与她同时下乡的男知青刘生自由恋爱,并结为终身伴侣。

    在农场的日子里,让刘玉兰感到最艰难的就是每年九月份播种小麦。她们机械排从八月份就得开始,每天起早摸黑,将腾茬出来的秋地一块一块犁起来。然后,再一块地一块地将坷垃耙碎,将地耙平,使地平整松软,便于播种和出苗。一旦播种季节到来,及时播种,不误农时。那时,农场只有一部小手扶拖拉机,400多亩地连犁带耙,只少得一个月时间,其中的艰苦可想而知。但刘玉兰和她的队员们,在艰辛中寻找欢乐,在苦涩中默默忍耐、祈求着来年夏季丰收的到来。

    三上北京

    1966年5月16日,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那动乱的岁月里,刘玉兰所在的张坡农场,白天劳动,夜晚学习,做到一边搞生产、一边闹革命。

    1966年8月31日,中央决定,让全国各地大学生的全部和中学生的一部分代表,分期分批到北京来,支持他们进行大串连。1966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规定来京的师生“一律免费乘坐火车”,“生活补助费和交通费由国家财政开支”。外地大专院校和中学师生纷纷奔向北京;而北京的学生则纷纷奔赴外地。这样就开始了全国性的大串连。因此,刘玉兰等6名优秀知青被推选为红卫兵代表,三上北京,光荣地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第一次:是11月3日,接见先开大会,后游行。参加接见的红卫兵都由接待站组织进行了两天军训,操练队列。上午10点左右,会场响起了《东方红》的庄严歌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接着,林彪向红卫兵发表讲话,再接着,大约200万红卫兵由东向西开始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第二次:是11月11日,检阅是个新花样,领袖不再坐车,而是由群众坐车。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万红卫兵分乘6000多辆卡车,通过了天安门。车队长达30多里。车队全部过完以后,30万群众又涌向天安门,然后毛主席乘车检阅了天安门广场上的150万红卫兵

    第三次:是11月25日和11月26日合起来,接见的红卫兵达200多万人。这也是最后一次。北京各处为全国各地来京的红卫兵设立上万个“接待站”,等候毛主席接见。

    激动人心的命令一直到1966年11月26日凌晨3点才传来:大家紧急集合!毛主席要接见我们了!一直没有睡觉的我们,全都一跳而起,高呼“毛主席万岁!”,不洗脸就在操场集合列队。最后,军代表宣布纪律:除了一本毛主席语录和食品,任何东西都不许携带,特别是小刀、钥匙等铁器,全部要放在住地,查出违纪者,取消接见资格,严重的要交公安论处。不多时,前方开始传来群起噪动的声音,她睁大眼睛一看,原来是两辆洒水车来洒水了,接着是几辆站满武装战士的军用卡车中速缓缓开来,接着是十几辆三轮军用摩托车,再接着是一队军用敞蓬吉普车,第一辆上就高高站着一个雕像似的魁伟之人就是毛主席,他前后坐着三四个军人和一个司机。刘玉兰等6名红卫兵代表也情不自禁随着人群里爆发出海啸似的欢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她记得毛主席检阅的全部车队都消失在暮色中,她们返回到市区已经是八九点钟了,她又和伙伴们,到北京电报大楼发电报——她给父母的电报是:“爸爸妈妈:今天下午四点十分,我受到最敬爱的心中红太阳毛主席的接见!”

    摇耧撒种

    后来,刘玉兰和男劳力一样挑抬扛拉,摇耧撒种,啥活都干,从没叫苦喊累。那时候,农场还养了不少牛,每逢耕地时节,她就跟男劳力去学犁地。犁地这活,看起来简单,其实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农活,不会犁地的人,称不上好庄稼把子。刚开始的时候,牛不怎么听使唤,犁更欺负人,时浅时深,时快时慢,走走停停,牛停下来,是因为犁把越往上提,犁头越往下钻,钻得过深,牛就拉不动了。就这样在河边的一块坡土地里犁了几圈,最后把拉犁的绳子弄断了一边,这是她第一次学犁地的经历。也使她第一次感到自己与农民的差距越来越小,这是她在广阔天地积极锻炼的重大收获。

    夏收时节,老天隔三差五地下了几声好雨,每次都是雨过天晴,农民都顺利地把麦子收到囤里,地里又有了个好垧情,对夏播夏种很有好处。

    接着,她又拜农场的张大伯为师,开始学耩地。有一天早饭后,张大伯带着她和准备好的豆种,牵了牛,套上了拖车,装上耧和耢就来到了西南河沿地里,准备耩豆子。张大伯说:“今天,我来帮耧,你来驾耧。我要提醒你的是,帮耧和驾耧可不一样。帮耧的要领是走直线,快慢均匀,驾耧的要领是两只胳膊把劲使均匀,两手要端平,要掌握深浅。看着深了,就抬一抬手,看着浅了,就按一按手,心中要有数。如果帮耧的出了弯,驾耧的要拿弯,纠正弯,掌握垅背要顺,垅眼要直。再一个就是下种要匀,如果牛走快了,你就摇快一些,如果牛走慢了,你摇慢一些,眼中要有尺。再一点,耩的稀稠在耧苍门,种的深浅看搭腰。这要多动脑,勤捉摸,多摸索,俗话说得好,工夫不负有心人吗……”

    她听了张大伯的话,好像句句懂啦,又好像一句也没有听清,她寻思了半天,才下定决心说:“让我试试吧!”

    张大伯在前边帮耧,她摸过耧把手就耩了起来。谁知耧到她手里就是不听使唤,牛走的直,耧却不走正道,忽上忽下,忽深忽浅,忽东忽西。这时张大伯接过耧把,亲自摇耧,做示范让她看。她为了早日把摇耧技术学到手,就暗地里用心捉摸,抓耧把的时候就认真体验,不到两天功夫,她就基本掌握了耩地的技术。

    她的耩地技术,后来得到了发展和升华,逐渐成为女性中一个唯一会摇耧撒种的好手。

    决心已定

    到1968年,刘玉兰在张坡农场下乡锻炼已经整整三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她尝遍了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她的经历是那时全国一代知青的缩影。

    经过农村几年的滚爬摸打,好多知青受不了啦,托关系、找熟人,回城的回城,进厂的进厂,有当医生的,有当教师的,也有当营业员的。只有刘玉兰没有啥想法,踏心实地想在农村“干它一百年”。因为当时在哪个年代,大势所趋,方向已定。在她看来,既来之、即安之,别无选择。她一次又一次错过了知青返城的机会,这在当时下乡的知青中是绝无仅有的。

    1968年12月,毛泽东同志向全国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潮流。

    在强大的政策攻势下,在浓厚的氛围感召下,刘玉兰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毅然决然地到全县最偏僻的板店公社魏岭大队插队落户。1969年春,她踏上了遥远而陌生的黑土地。从此,豆蔻年华的她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留下了奋斗的足迹和艰辛的汗水。

    来到大队部,接待她的竟是一个估计着年龄四十多岁老人,头上布满了银发,古铜色的脸上,深深地刻着一道道皱纹,两只小蒲扇似的大手,长满了老茧。虽然胡子斑白,却显得精神抖擞,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利落地帮助我们搬运行李。这位老头就是大队书记黄国玺,领着她走进一个破旧的草房里,面带愧意地说:“孩子们,不好意思,你们就先着住在这里吧,农村的条件比城市是差些”。她边听边好奇地张望着这象猪圈一样的房舍,这是大队的一个小仓库,墙体由土坯和稻草建成,黑糊糊的墙面上还露出几个裂缝,泥土地面上留下刚刚打扫的痕迹,两张木板床放置在空荡荡的屋内,当时,她就呆若木鸡似的傻愣着了,看来这就是我们下放知青的宫殿了,这就是我们一直向往的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吗?

    第二天一大早,一位老大娘见到刘玉兰就说:“小姑娘,你放着在城里不享福,却咋专到俺这偏远的农村来受苦?”。当时,她真的是无语,只是苦笑一下,爽快地回答道:没什么,来前我思想上已准备好了,到农村就准备着去吃苦,这样才能锻炼人呢。”?老大娘听了她的一席话,竖起大拇指便夸奖说:“姑娘呀,了不起,真是好样的!”

    汗洒农村

    刘玉兰刚到板店公社魏岭大队插队落户不久,大队领导看她泼辣能干,能说会道,是个好苗子,就积极推选她为大队妇女队长。上任伊始,她感到力不从心,柔弱的肩上压力很大。为了不负众望,她暗下决心,虚心向大队领导学习,向贫下中农学习,力争早日成为农村新一代有知识的劳动者。。

    每逢农忙时节,她都要积极参加各个生产队的义务劳动。在她的刻苦努力下,很快熟悉和掌握了农村生产生活习惯。所以,一般的农活也都不陌生。当时,正赶上全县开展的农业“远学大寨,近学六里”活动,大搞方块田,平整土地,调动各生产队壮劳力集中干活;每逢冬季,不是挖沟、就是修渠,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说,一年四季没有闲着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编外农民。

    1972年11月,数九寒冬,寒风刺骨。在全县组织的有金铺、板店、留盆等4个公社1.2万名民工参与的南马肠河治理大会战中,刘玉兰作为唯一的一位女性,巾帼不让须眉,她跟随治河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开工初期,大家的分工有推车,装车和人力拉坡。到了后期就得用牛拉坡,推着装满泥土的小车,走在不到尺余宽的木条板上,两手攥着车把,两眼瞪的溜圆,头上冒着虚汗,眼里放着金光,随着拉坡的绳索,小心翼翼、摇摇晃晃向前拱着。毕竟年纪轻和经验不足,有好几次她因休力不支,推车翻倒在半坡上。白天累得东倒西歪,子夜冻得偷偷流泪。当时她就想,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这河要挖到猴年马月?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但在那个年代,不讲好歹,吃饱肚子去上工干活,这才是硬道理。因此,她与男民工同吃一锅饭,同受一样累。艰苦的岁月磨练了她的意志,使她变得成熟和坚强。“挖河”的经历虽然只有一个半月,但让她尝到了人世间的苦与甜,为她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条件是那样的艰苦,居住条件是那样的简陋,干活是那样的累,但她始终坚持刻苦自学,在微弱的煤油灯光下,学习和掌握了很多畜牧兽医方面的知识。她知道,改善生活,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离不开马、牛、猪、羊、鸡、鸭、鹅。畜牧业搞好了,也能促进生产队的副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978年10月,全国知青大返城开始了。到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也有少部分人在农村结婚落户的,而充满革命激情的刘玉兰也不例外,她永远地留在了农村,决心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她在日记本上写道:“一生听从党召唤,插队落户去锻炼,广阔天地有作为,甘为农村做贡献。”

    1980年春,汝南县举办了春季“赤脚兽医”学习培训班,还是首期。经大队研究,决定让刘玉兰参加最合适不过了。于是,大队书记黄国玺找到她说:“小刘呀,大队已经研究过了,让你参加这次县里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兽医学习班,咱们大队没有兽医,懂文化的又少,看你爱好这一行,机会难得哦,准备一下。明天你就去报到吧。”

    真没想到,当刘玉兰刚刚结束两个月的兽医知识学习回到魏岭大队后,公社兽医站决意把她留下,协助公社范围的畜牧兽医工作。当时,她真是喜出望外。可是,她又着实一想,真舍不得离开她那第二故乡,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乡亲。她在魏岭整整犹豫了一个多星期,最后还是在大队领导和乡亲们的再三劝说下,她两眼噙着泪花才离开那个终生难忘的地方。

    来到公社兽医站后,刘玉兰因工作积极,认真负责,踏踏实实,任劳任怨,连年被县、社评为“畜牧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兽医防疫员”。第二年春天,她丈夫刘生也被组织上安排到公社兽医站。她们夫妻双方似如鸟儿,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展翅比翼飞。从此,她们夫妻与农村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二、三十年,一干就是一辈子,把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农村的畜牧事业。

    光阴飞逝,岁月如梭。昔日风华正茂、豆蔻年华的知青刘玉兰夫妇,现在都已经步入老年。经过了历史赋予她们波澜壮阔的风雨人生后,我相信,在她们眼里,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泰然从容,快乐地享受当下美好的生活,幸福地安度晚年。愿她们健康、平安、快乐、长寿!愿刘玉兰这朵历经风雨的“玉兰花”越开越艳,永不凋谢!(朱晓吾收集整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