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经济民生 >  四川峨边人大干部深入基层访贫问苦接地气
  • 四川峨边人大干部深入基层访贫问苦接地气

    时间:2017-05-28 21:55:54  来源:  作者: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推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学”和“做”有机结合,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脱贫攻坚等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落实,5月25日,峨边彝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胡光深入该县红花乡幸福村,走访看望贫困户,帮助群众解决产业规划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等问题,切实开展“基层夜话”和“访贫问苦”活动。

    红花乡幸福村距离峨边县城12公里,地处山区,平均海拔1100米,辖3个组。全村林地面积近5000亩(其中退耕还林685.3亩),森林覆盖率达89%,耕地面积285亩。全村以种植玉米和其他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经济结构单一,总体来说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58人,今年将完成整村脱贫。

    在幸福村村委会,胡光与该村村组干部、党员及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大家畅所欲言,紧紧围绕该村目前在脱贫攻坚中亟需解决的道路硬化、水电设施、产业发展、移风易俗和“脏乱差”治理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我们村没有其它产业,退耕还林多,我们是否可以搞些林下种养殖来增加经济收入?”“我们村有三个天然的溶洞,能不能搞旅游开发,搞个农家乐啥子的?”“我们村的农作物和蔬菜都是纯天然的,但公路没有改造好,东西运不出去,什么时候可以把通村公路给改造好哦?”“党和政府的政策很好,让我们住上了好房子,但卫生文明习惯还很差,离卫生文明新风的要求还差很远。村干部要引导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加强相互监督和自我管理,主动搞好环境卫生。”……话匣子一打开后,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提出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共同富裕奔康的建议与意见。话语中洋溢着对建设美好家园、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愿望。随同的县扶移局、交通局、水务局、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就村民们提出的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从政策及具体操作层面一一作了解答,并对幸福村产业规划发展、道路拓宽硬化、林下种养殖等方面问题提点子,出主意。

    胡光一边认真聆听,一边认真记录,并不时询问。在听取了脱贫攻坚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后,胡光以发点球的形式向县级相关部门、红花乡党委政府以及村两委提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具体要求。胡光说,在全县上下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大家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就是要求我们把群众当亲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群众满意为标准,时刻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诉求、化解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拉近干部与群众距离,赢得群众支持认可,营造血浓于水的党群干群关系。今天大家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实在,非常具体,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际问题,下来后要建立台账,倒排工期,一一加以研究解决。

    胡光指出,幸福村四面环山,林地广袤,村民勤劳朴实,我看到了大家强烈的发展欲望。他强调,在下一步发展中要坚定信心,认识差距,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发展理念,提升村级发展档次;要进一步完善规划,切实转变传统的发展思维,着力解决村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民生问题,充分调动村民自主发展积极性,促进幸福村产业发展,早日摘掉“贫困村”帽子;要主动作为,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引导群众维护前期工作取得的成果,主动搞好环境卫生,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带领群众奔小康。

    简单的话语,饱含浓浓的暖意,使在场的每位人员都敞开心扉,架起了一座心与心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幸福村,胡光还走访看望了刘义恒、刘建华、刘宏田等贫困户,与他们嘘寒问暖,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需求和期盼,并鼓励他们要树立生活信心,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辛勤努力劳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卢光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