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民生通惠庄粤珉:打通保险资管的卖方之路
  • 民生通惠庄粤珉:打通保险资管的卖方之路

    时间:2017-05-09 10:27:33  来源:  作者:

    民生通惠是一家特别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它成立之初就明确,要积极地获取保险业以外的资金。目前,该公司主动管理的1200亿元资金规模中,来自母公司之外的资金占据了58%。

    日前,民生通惠副总经理庄粤珉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资管要有去市场上拿钱回来的能力,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才能更好地管理保险资金。

    走向保险业外

    民生通惠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于2012年开始筹建。在当时的保险资管公司中,民生通惠是负债端条件较差的,母公司民生人寿委托的资金量很小,这迫使民生通惠努力打造自身的销售文化,成为第一批冲向市场、大力发展第三方业务的保险资管机构。

    保险资管的第三方业务,是指管理除了股东资金以外的所有外部资金,是一种卖方业务,也是与银行、基金、券商资管及券商投行竞争又合作的综合性业务。随着政策放开,保险资管已经可以发行基础设施债权计划、不动产债权计划、资产支持计划和资管产品,这些产品形成了保险资管投行类业务的起点。

    在所有的资管机构中,保险资管起步最晚。2012年,保监会启动保险资金运用改革,松开了保险投资身上的各种束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活力被激发。但是由于起步晚、机构少,在很长一段时间,保险资管看似什么都能做,但其实什么都做不强,在市场上名气弱小,除了险企之外,买方机构与保险资管的合作常常处于观望状态。

    “我们出去和银行谈合作的时候,碰到最多的反应是,‘你们也能做这个?’”,庄粤珉表示,在开拓第三方业务时,业外对保险资管的认识普遍不足。

    据庄粤珉介绍,民生通惠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发展这类业务。2013年6月,民生通惠发行业内第一单资产支持计划――“民生通惠-阿里巴巴1号资产支持计划”,让外界看到保险资管的产品设计能力,对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资产证券化业务产生了示范效应。2015年8月,保监会发布“资产支持计划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新政后,“民生通惠-远东租赁1号资产支持计划”又成为首单获批发行的资产支持计划产品。

    庄粤珉认为,保险资管要有去市场上拿钱回来的能力,能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才能更好地管理保险资金。

    截至今年上半年,在民生通惠主动管理的1200亿元资产规模里面,管理来自市场的资金大约700亿元,来自民生人寿的500亿元。

    兼具买方和卖方角色

    既做买方,又做卖方,是保险资管与外部资金谈判的优势。保险资金的买方经验和优势,对第三方业务也有促进。

    “我做过买方,所以我在发行项目的时候能更好地站在买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发行一个项目,首先考虑它值不值得我自己买。”庄粤珉说,“买方和卖方的身份如果能很好地结合,保险资管这个行业将越做越大。”

    由于保险资管是私募产品,对于融资方而言,通过保险资管融资并不是市场上成本最低的选择。“一般通过我们做资产支持计划的融资主体,更多地是看到了险资十几万亿的市场,希望让自己的合作对象多元化,所以愿意找保险资管合作。”庄粤珉说。

    庄粤珉表示,对投资方而言,保险资管产品的内部评级严苛,入池标准高,比其他资管机构给的收益都要低,而且不是标准化产品,导致了保险资管产品比较难被普遍接受。

    但也正因为保险资管的起点高、风控严,项目团队报上来的项目经常是“九死一生”,因此避过了很多“坑”。在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平衡考虑之下,一些保险资管产品仍受到了银行委外资金的青睐。

    在利率下行和资产荒的背景下,保险资管面对融资方和投资方,仍然有不少业务痛点。庄粤珉呼吁,保险资管产品应尽早实现挂牌,变成标准化的产品,便于提升认购者的流动性,也有助于减轻发行压力。

    目前,保险资管仍然受到一些政策上的捆绑。比如,保险资管产品不能聘请外部投顾,也不可以销售给个人,但这些条件在券商、基金行业已经不构成障碍。庄粤珉认为,如果能放开这些政策上的捆绑,与证券基金行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保险资管将更有作为。

    “整体而言,保险资管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仍然较小,虽然在投资能力上不输其它,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市场推广能力。”庄粤珉补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