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中报后保险股“小高潮” 平安领涨的逻辑何在?
  • 中报后保险股“小高潮” 平安领涨的逻辑何在?

    时间:2018-09-06 18:58:51  来源:  作者:

    【财报】中报后保险股“小高潮”,平安领涨的逻辑何在?2018年上市险企中报季上周已告终,业绩超预期成为行业共识,因此保险股在过去10个交易日实现了一波反弹“小高潮”,其中中国平安(601318,股吧)(SH:601318)反弹力度最大超过10%,这是行业回暖的一个缩影。

    盘点保险业的上半年,可谓是惊心动魄。

    今年年初,投资人们担心负债端,没过几个月,得益于险企前期积极转型,优化结构,负债端好转了,保费收入“转正”;紧接着,国内外金融市场颇不安宁,投资人又开始担忧资产端,但今年中报显示,上市险企的资产端稳住了,超出了市场预期。

    可以说,行业的转型成效已经凸显,而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保险行业重新找回了自身的成长性和抵抗力,而对于保险股的投资逻辑,也是时候重新梳理一下了。

    市场顾虑逐步打消,保险业“回暖”

    2018年1-6月,“忐忑”是保险股投资者共同的。

    负债端的情况不少,市场监管、134号文、市场流动性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竞争。

    资产端也不怎么让人省心,市场对利率的预期转变,无风险利率快速下行,股债双杀的形势下,市场更是风声鹤唳。

    不过还好的是,保险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我们先来看一下行业数据:

    产险原保费收入5441.82亿元,同比增长12.15%;

    寿险原保费收入13361.44亿元,同比下降12.15%;

    健康险原保费收入3019.45亿元,同比增长15.44%;

    意外险原保费收入546.69亿元,同比增长18.23%。

    其中寿险原保费的增速,呈现持续回暖的态势。随着产品的切换,以及销售工作的不断到位,开门红负增长对于整体增速的拖累,慢慢的有所缓释。6月份,寿险原保费收入1624.34亿元,同比增长8.99%,环比增长39.25%。

    另外,上市险企披露的中报,亮点还在于对投资端的顾虑打消。

    总投资收益率方面,平安、太保、新华在可比口径之下(IAS39),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5%、4.5%、4.8%,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4pt(基点)、0.2pt、0.1pt,但整体上超出市场预期。总投资收益率方面,平安、太保、新华在可比口径之下(IAS39),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4.5%、4.5%、4.8%,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4pt(基点)、0.2pt、0.1pt,但整体上超出市场预期。

    目前10年期国债利率3.6%左右,750日国债移动平均线环比变动处于正值区间,将带动平均线上行,预计长端利率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那么准备金计提的压力,将持续得到缓解,有助于利润逐步释放。

    更加需要注意到的是,保户投资款的增速持续下行,保费结构更趋向于保障的本源,134号文实施以来,险企的转型成效有所显现,几家龙头上市公司无疑将持续受益。

    对比四大指标,平安“抵抗力”更强

    本次中报季过后,我选取了四个重要的数据,对A股四大上市险企进行了比较。

    分别是净利润,这个就不用多说了;NBV(新业务价值),没有新业务就没有未来,另外越是保障型的产品对NBV贡献越大;市占率,这个体现了综合的产品能力和销售能力;EV(内含价值),决定了公司值多少钱,可根据此数乘相应倍数较快的估值。

    四大上市险企盈利能力如下,综合看平安归母净利润的绝对值和增速远超预期(按可比的原会计准则口径),增速保持以往稳健的态势并领先国寿和太保。

    平安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24.05亿元,同比 +43.7%

    国寿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64.23亿元,同比 +34.1%;

    太保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82.54亿元,同比 +26.8%;

    新华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7.99亿元,同比 +79.1%。

    四大上市险企NBV(新业务价值)如下,平安同比转正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平安代理人增长5.5%,预计未来几年依然能保持平稳增长。

    平安2018年上半年NBV为387.57亿元,同比 +0.2%;

    国寿2018年上半年NBV为281.66亿元,同比 -23.66%;

    太保2018年上半年NBV为162.89亿元,同比 -17.5%;

    新华2018年上半年NBV为64.51亿元,同比 -8.9%。

    四大上市险企市占率如下,国寿以接近20%的幅度领先,但平安提升的幅度最大,比去年同期多了4.12%。四大上市险企市占率如下,国寿以接近20%的幅度领先,但平安提升的幅度最大,比去年同期多了4.12%。

    平安2018年上半年市占率16.8%,去年同期为12.68%;

    国寿2018年上半年市占率22.04%,去年同期为19.38%;

    太保2018年上半年市占率7.95%,去年同期为6.19%;

    新华2018年上半年市占率4.15%,去年同期为3.43%。

    四大上市险企EV(内含价值)如下,平安和太保的提升幅度居前。

    平安2018年上半年EV为9273.76亿元,与上年末相比 +12.4%;

    国寿2018年上半年EV为7692.25亿元,与上年末相比 +4.8%;

    太保2018年上半年EV为3092.42亿元,与上年末相比 +8.1%;

    新华2018年上半年EV为1656.01亿元,与上年末相比 +7.9%。

    如上所示,今年上半年,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诸多挑战,对险企的影响不一。但整体而言,平安的“抵抗力”似乎更强一些,这是为何?

    主营结构优化,科技的未雨绸缪

    如果通读平安的中期业绩报告,是能够发现一些奥妙的。

    可以判定的是,平安的寿险增长趋势较好(规模保费收入3519.99亿元,同比增长22.6%;寿险市占率大幅提升,从12.7%到16.8%),尤其是业务结构也在持续优化,长期保障型产品在代理人渠道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从去年同期的72.24%到了现在的75.02%。

    不得不提的是,平安寿险业务的净利润,一没靠折现率变动,二没靠责任准备金释放(即使750天线代表的固收利率大幅上升),靠的是剩余边际摊销,还有正的营运偏差。换句话说,目前的业绩增长是可持续的。

    而财险方面,平安产险原保费收入增速为14.9%,优于市场0.7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保证保险、责任保险业务的大幅增长。

    再看平安银行(000001,股吧),表面上数据不太亮眼,但内里资产结构,却是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几年的艰苦转型,我只能用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一套武功――“乾坤大挪移”――来形容:三年前对公业务收入占70%,如今个人业务占68%,平安银行转型零售已然成功。

    平安未雨绸缪,多年的科技投入和布局,也逐步让平安拥有新的增长引擎。中报显示,平安的金融科技与医疗科技业务发展迅速,实现营运利润46.07亿元,在集团营运利润中占比7.0%,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除了平安好医生成功上市,平安旗下还有数家独角兽公司。

    多条腿走路的平安,所获得的成绩超出了市场预期,中报发布至今平安反弹了10%左右,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就目前而言,平安的股价贵吗?

    单看H/A股价倒挂你就明白了(平安港股估值比A股高4.59%),其他险企什么情况?国寿H/A为-30%,太保H/A为-22%,新华H/A为-32%。

    平安目前的P/EV(市值/内含价值)为1.24,这已经反映了熊市的估值。但有人说平安比起国寿0.81倍、太保的0.92倍、新华的0.86倍要高估的多。

    其实,平安保险以外的其它业务,都是按净资产算内含价值的,所以造成集团内含价值非常的低估,所以不算贵。

    如何看待平安的未来?

    上面都是向后看,在行业回暖的情形下,平安过往取得了不错成绩。但投资始终要向前看,未来十年,平安的路要怎么走?会有怎样的可能?

    说平安的战略规划(金融+生态)、科技赋能之前,我先说一个词“熵增”。这关乎于平安为什么要布局这些,安安心心的做个保险公司难道不好吗?

    熵最初是物理学概念,后用来度量体系混乱程度。

    熵增原理呢,是指事物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

    有个数据说过去五十年,人类和企业的寿命正好形成剪刀差:

    人类寿命平均从32岁增加到55岁,数据来自世卫组织;

    企业寿命平均从55岁减少到32岁,数据来自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爱立信、IBM都是百岁老人;苹果、微软是70后,再就是21世纪前后冒出来的“小鲜肉”,Facebook,谷歌,亚马逊,BAT等。

    市值说明问题,年纪越大越不值钱,熵增越不可抗。同样不可避免的,平安也要面对熵增。那么怎样挑战熵增,做到熵减呢?

    可以看见的是,平安目前以及未来将做三件事:首先是强化底层科技,增强科技专利自主性;其次是利用这些科技不断赋能金融,提供适应智能时代的金融服务;另外就是利用生态圈建设,不断铺就金融的可持续、无边界的发展之路。

    【1】创新科技底层技术

    【1】创新科技底层技术

    平安高度重视科技人才服战与培训,目前拥有24,000多名研发人员,平安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表示,“这两万多名工程师,主要的工作是创新工作,而不是日常的科技运营,我们每年投入到新科技的资金,达到上年收入1%水平”。

    主要是金融的公司,很少有一年拿大几十亿来做科研的。截止今年6月30日,平安的科技专利申请数累计6,121项,比年初增加3,091项,具备了“智能认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四大核心技术。

    【2】科技赋能金融

    科技赋能金融,赋能保险主业,就是将四大核心技术,应用到客户经营、渠道管理、客户服务、风险管控等场景中。助力业务降本增效,强化风控,优化体验,提升核心金融业务竞争力。

    比如,平安产险全球业内首推“510城市极速现场查勘”及“一键包办”服务,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的平安客户,车险95.5%现场案件实现5-10分钟内极速处理。

    还有平安寿险推出的“AI客服”,可智能识别客户及需求,在线办理理赔申请、保单信息确认和受益人变更等保险服务,有效解决传统寿险业务认证慢、理赔慢等痛点。

    【3】生态反哺金融

    平安有五大生态圈(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以这几个生态圈为入口,平安可以实现客户交流互动,以此积累用户信息,更理解用户,最后再实现转化。

    比如说,智慧城市生态圈,它包含医疗、住房、养老、环保等很多领域,但这里面无外乎都涉及到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的需要,通过生态连接上对应的人群,就可以巧妙地嫁接上保险服务。

    还有汽车生态圈,平安旗下的汽车之家是买车的最大入口,平安银行通过这个入口转化了很多年轻的消费者申请信用卡(一天产生的信用卡申请量超过5,000名),还有车险服务等等,几乎都是平安有能力提供的,也是平安的强项。

    中报显示,平安的客户交叉渗透率不断提高,1.79亿个人客户中有5,533万人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较年初增长17.2%,在整体客户中占比30.8%,反映了综合金融及赋能战略的魔力。

    总结来说,内部的科技赋能,新业态及生态圈的牵引,最终服务于金融及医疗主营业务,保持学习和开放,让人才不断涌进来拉动创新发展,这是平安的未来,也是它的熵减之路。

    如果你发现自己要去了解基本面很困难,不妨关注我们提供给你的火箭研报小程序,帮助你提高对上市公司的精选和甄别。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