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保本理财产品或将被禁
  • 保本理财产品或将被禁

    时间:2017-03-01 11:10:39  来源:  作者:

    本报讯 (记者 许佳)近日,一份《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内审稿)的曝出,引发关注。这对普通投资者的理财是否会产生影响?有业内人士表示,该项规定对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冲击颇大。

    刚性兑付将受冲击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表示,《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资产管理业务本质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收益和风险均由投资者享有和承担,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目前表内资管主要是银行的保本理财,如果表内保本理财产品被禁止,则银行无法在表外理财收益不达标时,再将其转为保本理财产品兜底,因此“刚性兑付”的潜规则将受到极大的冲击。

    在他看来,一旦新规落地,银行理财的发展方向或继续向“调结构、稳风控”方向转变,规模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另一方面,保本理财的退出也会对银行理财的收益率造成一定的影响,“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其他低风险的投资方式来替代保本理财,比如大额存单、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因此银行理财或需要提升收益以增强客户黏性。”不过,研究员也指出,由于目前的《指导意见》仅为内审稿,具体影响还需要等待细则明确。

    部分理财收益下降

    此外,上述指导意见还提出,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以下资产:(1)固定收益类资产(2)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3)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的股票(4)未上市股权(5)金融衍生品(6)境外资产。其中公募产品不得投资未上市股权和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除外)。资管产品禁止投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及其收益权,投资其他非标需符合监管部门限额管理、禁止期限错配等。

    普益标准研究员分析认为,总体而言,投资非标限制对于银行理财来说有较大影响,“除投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及其收益权外,监管部门原先8号文中早有定义,投资非标债权余额以理财总余额35%或总资产4%中低者为上限,并未超出预期。”魏骥遥指出,在普益标准研发的资金倒推资产配置模型中,预估2016年年末银行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的比例大致为19.06%,且大多数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而银行信贷资产又是非标业务的重要底层资产,“因此若该项限制落地,将导致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数量和预期收益率的下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