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香港保险人“钱”途在大湾区
  • 香港保险人“钱”途在大湾区

    时间:2021-05-02 22:56:39  来源:  作者:

    吴家明/摄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从2012年起内地人赴港买保险逐渐开始成为一种潮流,香港保险具有产品设计灵活、汇率优势带来的折价空间等优势。早期,高净值客户出于配置美元资产的需求,比较集中地选择在香港购买重疾、储蓄等多产品;2016年,内地居民纷纷赴港买保险。各个长假期间,在香港尖沙咀海港城的保险公司排队交保费的盛况曾经多次出现。

    用一个港险资深区域总监的话来说,2012年到2016年在香港卖保险几乎就是“躺赢”,那个阶段内地保险的优势没有特别明显,“香港的产品设计比内地要好很多,客户也几乎不会做细节比较,签单基本都是别人来找我们。”

    笔者身边早期卖香港保险的人都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其中很多都是到香港读书的内地毕业生,凭借内地身份的优势把潜在客户带到香港。此外,因为有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各行各业的精英也加入卖香港保险的行列,比如专业律师、资深记者、在读的博士、投行的销售等。在香港这样竞争激烈的国际都市,他们因为“卖保险”过上了有车开有房住、假期全球旅行的体面生活。

    2017年到2019年是香港保险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阶段,内地赴香港投保的客户对于香港保险的了解已非常深入,会“货比三家”,包括对产品,公司的优劣势甚至是保费的细微差别比较,都会提前做好功课,大多为理性的刚需购买者,港险代理人需要主动去挖掘内地客户。

    疫情的出现,则让香港的保险业直接从顶峰跌落谷底。超过一年的封关使内地客户无法到香港现场签单,许多香港保险人全年没有收入。他们或者转型找工作、或者回到内地寻找新机会、或者参与港股打新,甚至还有一些积极拥抱虚拟货币。买了香港保险的内地客户也面临续保难缴费、未来理赔后钱如何回到内地、人民币的汇率变化、香港保险不如想象中便宜等多种顾虑。

    正如仍在保险行业坚守的众多受访者所言,背靠内地这个庞大的市场,有需求在就仍然有机会,尤其是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业中的保险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回归大湾区、从深圳再出发是很多港险人的“疫后”新选择,也能充分发挥跨境的优势,也是他们的“钱”途所在。

    毕马威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大湾区总人口数量超过7000万,GDP占全国比例达13%。2019年,大湾区保险业保费收入约人民币10000亿元,占全国(含)总保费收入约23%。在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指导规划后,内地众多保险企业遵循政策引导,开展实施相应的险种创新及合作互通尝试,内地保险也有可多次理赔、价格便宜等优势,未来的大湾区保险业发展可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