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债市暴跌后央行紧急驰援:通过MLF注资3940亿元
  • 债市暴跌后央行紧急驰援:通过MLF注资3940亿元

    时间:2016-12-16 14:33:22  来源:  作者:

    在12月15日债市剧震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12月16日紧急驰援流动性。

    12月16日午间,央行在其官微“央行微播”上发布消息称,12月16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近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情况,人民银行对19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3940亿元,其中6个月2070亿元、1年期1870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85%、3.0%。

    值得一提的是,一反常态,央行在中午就公布了MLF的操作情况。一般情况下,在进行MLF操作后,央行是在当天下午5点公布左右,对外公布具体情况。这也是12月以来央行第二次进行MLF操作。

    所谓MLF,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可通过招标方式开展,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从期限上看,一般在6个月。

    12月16日早间,央行还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了流动性。

    根据公告,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8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1050亿元的7天期、350亿元的14天期以及400亿元的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为2.25%、2.40%与2.55%。鉴于有1150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央行12月16日在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资金450亿元。

    尽管央行早间加大了资金投放力度,但市场的资金价格依旧一路走高。

    在银行间市场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连续第四个交易日集体上涨。12月16日,隔夜Shibor上升0.019个百分点至2.33%,创2015年4月以来新高。7天期Shibor上升了0.014个百分点至2.5190%,同样处于一年多以来高位。其余中长期利率品种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相比前一交易日,资金面和债券市场的紧张程度略有所缓解。

    受到美联储加息、赎回风波,以及持续的资金面紧张等因素的影响,12月15日,国债期货午后跌幅扩大,早盘曾一度全线跌停,这是国债期货上市以来首次跌停。

    对于资金面紧张的原因,方正证券(601901,股吧)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是欲季节性时点,资金供给的量上央行并未紧缩,主要与人民币贬值带来的资金流出、去杠杆的政策相关。不过他认为,资金面紧张,市场利率不断上行,相当于隐性加息,但不会人为造成钱荒。目前的政策相当于隐性加息,但不会真的加息。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姜超宏观债券研究团队则认为,2016年3季度以来,随着政策目标从稳增长转向防风险,货币政策持续紧平衡,央行并未降准对冲外占流失,而是采用流动性工具投放基础货币。另一方面,MLF工具的投放期限拉长,导致利率中枢抬升,资金面波动加剧,银行负债成本上升,导致债市去杠杆。此外,近期市场对机构交易违约的担忧升温,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12月15日债市的非理性抛售,短期利率超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