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多家外资行去年利润下滑 受累内地业务
  • 多家外资行去年利润下滑 受累内地业务

    时间:2017-03-07 08:07:43  来源:  作者:
    近日,多家外资行发布2016年财报。从中可以发现,外资行去年利润普遍下滑,幅度从2%―62%不等。“不进则退”,一直在华“低调”发展,如今却陷入困境的外资行亟待突围。虽然外资行整体表现不佳,但各家银行依然看好中国市场,表示要迎接挑战,积极求变。

    多家外资行利润下滑

    2016年国内银行净利润增速出现回暖迹象。去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65万亿元,同比增长3.54%,增速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根据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星展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行相继公布的2016年财报,记者发现多家外资行利润下滑,且部分银行下滑幅度非常大。可以看出,各大外资银行经营整体处于困境中。

    星展集团公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受惠于贷款额上升、净息差改善和整体非利息收入增长,全年集团总收入再创新高,达115亿新元。但集团净利润为42.4亿新元,较2015年下滑2%,这是因为较好的运营绩效被激增的坏账准备金抵消。去年四季度,集团净利润为9.13亿新元,同比下降9%,环比滑落15%。

    华侨银行2016年财报显示,该行净利润为34.7亿新元,比上一年下滑11%,主要原因是应对不良资产的准备金增加、交易和保险收入减少。去年四季度,该行实现净利润7.89亿新元,同比下滑18%,环比下降16%。

    恒生银行公布的2016年财报称,扣除贷款减值提拨前营业利润下跌1%,为203.47亿港元;营业利润下跌2%,为190.34亿港元;以汇报基准计算,恒生银行净利润、每股盈利及除税前利润分别下跌41%、42%及37%,分别为162.12亿港元、8.3亿港元和190.9亿港元。

    此外,大华银行2016年实现净利润31亿新元,较2015年下滑3.5%。总收入保持稳定,达80.6亿新元,反映出其核心业务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依旧保持韧性。去年四季度,该行实现净利润7.39亿新元,同比下降6.2%,环比下降6.6%。

    除了上述外资行出现利润大幅下滑外,让市场大跌眼镜的是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均出现利润暴跌。年报显示,汇丰银行2016财年税前利润为71亿美元,同比暴跌62%。东亚银行集团2016年度净利润为37.2亿港元,较2015年的55.2亿港元减少18亿港元,同比下降32.6%。标普评级认为,此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两年来东亚银行净利润减少了近30亿港元。

    受累内地业务

    事实上,外资行经营早已显现疲态。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渣打银行中国及北亚地区的零售银行税前利润为2.82亿美元,同比大幅缩水23%;从2015年至今,花旗中国关闭了5家在华网点,将零售业务更多地转移到线上进行。营业网点少、业务发展仍受限等因素,是外资行在华开展零售业务难以推进的原因。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认为,对外资银行来说,其在中国内地市场相较于中资银行并无太多优势,而更擅长为企业提供跨市场的资金、投资、管理等服务。年报显示,外资行业务表现不佳部分原因是受内地业务拖累。“环球形势不明朗以及内地经济调整,为2016年的业务经营带来挑战。”恒生银行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李慧敏表示。该行年报显示,非利息收入下跌16%,为83.45亿元,主要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尤以2016年上半年为甚。净服务费收入下跌16%,为59.39亿元,原因是证券经纪及相关业务,以及零售投资基金销售服务费收入分别减少37%及11%。来自汇款及信用卡的服务费收入分别增加8%及5%,保险业务相关服务费收入亦录得稳健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东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上年同期的1.13%升至1.49%;该行中国内地业务的不良贷款率由上年同期的2.63%恶化至2.87%。该行香港业务的不良贷款比率也从上年同期的0.3%显著升至1%。财报称,这一比率的变化主要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及由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批发零售贸易和贸易融资等行业造成压力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东亚银行中国业务受累资产质素下降减值拨备上升,自2007年成立以来,于2016年首次录得业绩亏损,达4.61亿港元。

    对于业绩大幅下滑,汇丰解释称,主要是“重大经济和政治事件超出预期”及由此造成的金融环境动荡、中国香港及英国等主要市场经济增长放缓、高额商誉减记及出售巴西业务的一次性支出带来的冲击。

    看好中国市场

    虽然在中国业务表现不佳,但在年报中,外资行仍然积极布局中国市场。

    记者了解到,外资银行依然坚定看好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转型与突破,尤其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创新型突破,依然是2016年底的经营策略。星展银行集团执行总裁高博德表示:“尽管营商环境充满挑战,星展去年全年拨备前溢利仍录得10%增幅。星展发展多元业务及推行数字银行业务,使经营表现取得佳绩。并因此令银行足以应付由中国经济放缓和石油及天然气支持服务行业困境所带来的挑战。星展多年来恪守财务纪律,为资本、流动资金及拨备建立缓冲,确保资产负债实力维持稳健。星展的财实务力将在未来一年发挥作用,让我们继续支持客户及为股东争取回报。”

    东亚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国宝在业绩报告中表示,该行将如期落实于2017年底前把全港分行数码化的计划,下半年将会进一步扩展本港的流动应用平台,并加强企业电子网络银行平台,致力通过发展财资、保险和财富管理业务,增加非利息收入。李国宝预期,即使美国利率上升,仍对2017年大部分市场的贷款需求能覆盖感到审慎乐观,预期资产质量在未来一年将可稳定下来。

    东亚银行今年更注重对内地贷款质量的把控。东亚银行执行董事及副行政总裁李民斌指出,内地贷款将持续保守,致力于提高贷款质量,并减低信贷及营运成本。他表示,坏账问题已见顶,去年新增不良贷款速度已按年减慢,大部分不利因素已反映。信贷周期亦已见底,相信今年的资产负债表会更健康。

    欧智华在汇丰银行财报电话会上坦言,更缓慢的经济增长令公司发展计划遇到更多困难,公司现在的目标是将仅有800亿―900亿美元的风险加权资产部署到更有前途的市场,比如中国。此外,该行财报也显示,将继续扩展亚太区的业务,在中国内地首次发行汇丰品牌专属信用卡,同时推动管理资产、保险新造业务保费及珠江三角洲贷款增长。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在中国市场已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外资银行有了新的发力点。在分析人士看来,受限于网点限制等各方面因素,外资行在华开展业务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在服务中小微企业“走出去”方面,外资行却存在天然优势。

    李慧敏表示,内地致力开放金融业及加强与地区内及国际的经济联系,特别是以此作为“一带一路”计划的一部分,将有助推动创新金融服务的需求并带来新商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受国内监管政策、资金的限制下,多家外资银行近期在提升企业金融业务的比例,重点服务那些具有国际经营项目、贸易往来且增长空间较大的中型企业。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与中国本土商业银行差异化经营,发挥外资行的服务优势。澳新银行高管认为,该行在中国的定位是:帮助亚太地区企业进入中国,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走向亚太及国际提供金融服务,实现内外联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