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新金融成香饽饽 传统银行抢滩布局
  • 新金融成香饽饽 传统银行抢滩布局

    时间:2017-04-08 00:13:02  来源:  作者:

    “从服务对象来看,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服务的并不是一个群体,尚不存在竞争关系。在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传统银行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展开合作,构造出全新的金融生态,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国耀盛金融科技事业群总裁郭鹏说道。

    “从服务对象来看,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服务的并不是一个群体,尚不存在竞争关系。在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传统银行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展开合作,构造出全新的金融生态,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中国耀盛金融科技事业群总裁郭鹏说道。

    春暖花开之日,2016年各家上市银行的“成绩单”也纷纷出炉。

    总体来看,2016年各家商业银行在利润增速方面依然维持低速增长,不良率的逐渐回稳也让银行业的企稳回暖增添了希望。而在各家银行的经营业务方面,新金融业务则成了各家的亮点。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在金融科技不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新金融业务逐渐成为传统银行新的竞争高地。

    但实际上,作为互联网金融圈的门外汉,传统银行转身所打造的新金融业务尽管含着“金钥匙”,却依然存在着许多风险和短板。如何在互金圈中与自带互联网基因的互金企业一决高下?恐怕除了竞争之外,更多的还是要联手合作。

    发挥优势所长

    从近期陆续出炉的年报来看,新金融已然成为多家上市银行关注的重点。

    正如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年报中所指出的那样,金融科技创新正加速重构银行经营发展模式和市场竞争格局,而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之先,既是发挥传统优势,也是成功转型的关键。

    资料显示,工商银行就以打造“融e行”、“融e购”、“融e联”三大平台和网络融资中心及支付产品线,打造出一个规模巨大的网络融资平台。

    工行年报披露,截至2016年末,“融e行”开放式网络银行平台客户达到2.53亿户,其中移动端动户数达6605万户,增长64.2%;融e购电商平台年交易额达1.27万亿元;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客户达6649万户,是年初的12.4倍;网络融资新增1057亿元,规模达到6293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络融资银行。

    农业银行则以其巨大的农业网点布局优势打造了社交电商为主的金融平台。据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农行优化互联网分销渠道,推动网络金融业务转型升级,持续打造金融、社交、电商三大平台。截至2016年末,农行各类网络金融客户累计达7.11亿户,全年新增客户1.19亿户;全年电子渠道金融性交易笔数达314.66亿笔,较上年增长50.3%;电子渠道金融性交易占比达96.0%,较上年提高了3.0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则是以其个人业务为优势,充分发展消费金融。数据显示,2016年,该行橙e平台交易量1.48万亿,同比增长92.52%;口袋银行累计用户数2609.68万户,较年初翻倍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消费金融。平安银行2016年累计发放消费金融贷款1308.72亿元,同比增长110.24%;截至报告期末,全行消费金融贷款余额1912.29亿元,较年初增长48.52%。

    相反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则是以对公业务见长,大力推进信贷产品创新。根据年报,截至去年末,民生银行直销银行客户数突破500万,金融资产规模突破500亿元;手机银行客户总数达2475.1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72.57万户,客户交易活跃度同业领先;微信服务号矩阵用户数达到1687.28万户,个人网上银行交易替代率99.28%。

      机遇与风险并存

    毋庸置疑,发展新金融业务将成为接下来各家商业银行的业务重点。

    对此,中国耀盛金融科技事业群总裁郭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全球各国银行都比以往更加重视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也有不少传统银行开始尝试拥抱金融科技提高服务效率,甚至将发展互联网金融战略融入了未来转型发展的整体战略之中。”

    “可见,对于新金融,传统银行正在经历着从认知、探索、融入到特色发展的渐变过程。金融领域新兴技术的发展,为传统银行机构优化自身业务发展和重塑服务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契机。在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传统银行机构借助金融科技优化服务流程,探索传统金融及新金融服务有机结合模式,提供各类高效金融服务。”

    那么,新金融业务还将如何发展?易观金融行业中心分析师王细梅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传统银行对新金融的发展日益重视,新金融是其未来发展业务重点。商业银行一方面在各类业态的深度上,如移动支付、直销银行、消费金融等方面相信会持续深耕;另一方面银行在业务开放性上,与互联网企业的业务跨界融合趋势将继续加大。

    “但传统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在新金融业务领域同样存在。”王细梅指出,一是信用风险,银行为了应对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开始注重缺乏信用基础的客户,这类人群信用风险更高;二是技术操作风险,包括技术设备的可靠性及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风险;三是政策风险,短期内很难看到远程开设I类账户政策的放开。

    郭鹏认为,传统银行开拓新金融业务的风险主要会集中在信息系统风险方面。

    “随着传统银行机构与业务的互联网化发展,其网络系统遭到技术性外部攻击的可能性也会加大,面临诸如黑客攻击、网络金融诈骗、金融钓鱼网站、客户资料泄露、身份非法盗用篡改等风险问题。”郭鹏如此说道。

    合作优于竞争

    实际上,对于互联网金融圈子来说,传统银行发展而生的新金融业务依然还是后来者。

    王细梅认为,新金融业务所具备的优势主要是来自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业务优势:一是综合实力优势,商业银行凭借长期的经营发展与资源积累,在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人力资源、客户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二是专业优势,商业银行长期做金融业务,拥有金融全牌照优势;三是品牌优势,商业银行凭借稳健合规的企业文化和成熟的风控技术,具有良好的客户口碑和品牌形象。

    “但其劣势依然不可忽视”,王细梅进而指出,一是银行新金融业务创新速度总体慢于互联网企业;二是银行新金融业务与传统业务协调矛盾较为突出。

    与此同时,郭鹏还认为,对于传统银行而言,布局新金融业务的优势体现在治理架构完善、风控体系健全、金融业务运作模式成熟、品牌认可度高、资源丰富等方面,还可以利用强大的渠道优势与客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金融业务。

    但同时,郭鹏也坦言:“新金融业务与传统业务板块之间的协调矛盾突出;缺少互联网运营经验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经验;面对全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缺少新的风控技术手段;IT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等。”

    因此,王细梅认为,传统银行与互金企业更应该采取竞合战略,“一是渠道协同策略,打通线上线上渠道,抢占客户、数据;二是产品策略,加强研发竞争,推进产品定制化、个性化创新;三是技术整合策略,银行与互金企业加强合作,推进信息技术发展。”

    “从服务对象来看,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服务的并不是一个群体,尚不存在竞争关系。在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传统银行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展开合作,构造出全新的金融生态,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推动普惠金融发展。”郭鹏说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