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一升一降”难再续: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何去何从
  • “一升一降”难再续: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何去何从

    时间:2017-04-10 09:25:00  来源:  作者:

    编者按 截至目前,除个别银行外,绝大多数上市银行年报已披露完毕。实际上,年报不仅反映了过去一年银行业的盈利情况,更透露了未来发展变革的趋势。其中,令人关注的是,去年银行业信贷投向呈现明显的“一升一降”之势,而在金融科技快速推进的背景下,银行业传统的经营格局已经被打破。显然,随着宏观政策层面的改革深化,银行经营环境也将发生深刻变化,持续的结构调整与转型将不会改变。但未来银行业将如何选择变革路径,业务发展向何处去,都令人拭目以待。

    随着多数上市银行2016年业绩报告悉数披露,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去年商业银行个人房贷增幅维持在高位,且公司贷款总体增速放缓。这种态势会持续吗?

    目前,我国正在步入经济转型发展的快车道,“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推进实施,“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专家分析认为,2017年,公司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比去年有好转,更多资金将投向实体经济。而顺应政策风向,合理控制房贷比和增速将成商业银行必然之选。

    个人房贷增量不超去年

    从多家商业银行年报来看,2016年,多数银行都加大了对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力度,有的股份制银行个人房贷增幅甚至超过八成,而大型银行个人房贷的增幅大多数也超过了20%,其中,农行个人住房贷款增幅超30%。

    具体来看,去年农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5599.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8%,增量为6329.52亿元。对此,农行在年报中解释称,其个人房贷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该行加大零售客户营销力度和投放力度,并大力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购房。

    建行和工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增幅也接近30%。去年,建行境内个人类贷款余额4.34万亿元,较上年新增8715.39亿元,占集团贷款新增比例为68.52%;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59万亿元,较上年新增8117.52亿元,增长29.26%。工行个人贷款比上年末增加6543.07亿元,增长18.5%;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7246.41亿元,增长28.8%。

    相比大型银行,一些股份制银行的个人房贷数据更是“惊人”。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年报显示,去年其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达852亿元,较上年增长85.41%;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去年的住房贷款余额为4206.3亿元,比上年增长63.03%;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去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7203.05亿元,较上年增长46.62%。

    多数专家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为房地产市场发展划出了红线,也为资金进一步流向楼市敲响了警钟,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相关贷款或将继续被压缩。

    农行、建行等大型银行高管相继在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差异化个人住房信贷政策。今年的房贷增量不会超过去年,总体将有所收紧,但依然会重点支持和保障居民合理的首套自住房需求。

    “2017年信贷投向将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最重要原则,作为建行的传统优势业务,个人按揭贷款投放同样是重要方向,但会坚持解决自住房为主。”建行行长王祖继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农行副行长郭宁宁也表示,今年农行将对住房按揭贷款的投放进行总量调控。“今年将控制投机性购房的贷款需求,支持合理的自住型购房需求。热点城市首套房、二套房的贷款利率定价都会有所提升,新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会超过去年。”她说。

    另据权威人士透露,银行房贷比或成为今年央行MPA考核的重要内容。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MPA的7大类指标就包括信贷政策执行,而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是这当中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将考核银行的信贷结构是否合理、对于某些过热领域的信贷投放情况等。

    银行信贷或更多投向公司业务

    与住房贷款增幅居高不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商业银行公司贷款总体增速放缓。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公司贷款余额合计40.56万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同时,公司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亦明显下降,截至去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合计公司贷款占比62.4%,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1个百分点,且上市银行公司贷款占比出现明显分化,占比最高的达79%,最低的接近50%。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实体经济对信贷需求较弱,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故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动力相对不足,普遍加大了对风险较低的个人房贷的投放力度,于是形成了“一升一降”的局面。

    “随着多地购房政策的收紧,合格购房人数量将明显减少,对房贷的需求也会逐步减弱。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个人房贷收益率相对较低,在当前利率上行的环境下,按揭贷款的劣势也将逐渐显现出来,银行信贷投向将会向企业部门倾斜。”曾刚表示。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2017年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体上略好于2016年,一系列有利因素将推动公司贷款规模增长,例如实体经济正逐步企稳,PPI转正将会改善企业盈利,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等。此外,基建投资在今年仍会保持较高增速,加上“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扎实推进,都将带动商业银行公司贷款持续增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一些因素将制约公司贷款增长。例如,去产能深入推进要求银行进一步退出相关行业;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将减少融资需求;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继续对公司贷款增长构成压力。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2017年公司贷款规模增速将小幅提高,16家上市银行合计公司贷款余额增速在5%左右,大型、中型和小型银行增速分别约为4%、10%和15%,公司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相应提升至67%左右。

    实体经济将获得更多支持

    记者了解到,去年商业银行已开始加大贷款投向结构调整力度,主动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资金支持。例如,多数银行公司贷款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占比稳步上升;密切配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退出“两高一剩”行业,制造业贷款占比继续下降;并主动减少对不良贷款率较高的批发零售业贷款的投放。

    工行的年报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工行公司类贷款比上年同期增加2711.32亿元,增长3.4%,并在结构上逐步优化,按照国家政策导向,深化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大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支持力度,创新推广小微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支持居民合理信贷需求和消费升级。

    今年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方向在哪里?工行行长谷澍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今年经济逐渐回暖,在"补短板"方面将有更多资金需求产生,我们判断今年的公司贷款需求比去年更旺盛一些,特别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

    专家认为,2017年商业银行将继续抓好“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推进实施中的业务机会,着力满足重点领域投资项目的贷款需求,并密切配合“三去一降一补”的深入推进,加快退出产能过剩行业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多数业内专家预计,公司贷款投向结构将继续延续2016年的调整方向――交通运输类贷款占比上升,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贷款占比下降。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