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深圳市原副市长徐安良出任中保投首任总裁
  • 深圳市原副市长徐安良出任中保投首任总裁

    时间:2016-08-18 09:13:46  来源:  作者:

    和讯保险消息 8月16日,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管理人――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保投”)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聘任徐安良为公司总裁的议案。此前,中国保监会党委已任命徐安良为中保投党委副书记,保监会副主席梁涛等赴中保投宣布了这一任命决定。

    公开资料显示,徐安良毕业于南开大学,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拥有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资格。长期在深圳工作,历任深圳市发改委主任、市政府秘书长、政府副市长等职。业内人士认为,深圳经济特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氛围浓厚,徐安良政府工作经验丰富,且长期联系金融领域,专业能力突出,其加入将有利于增强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和创新能力。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保险业的投资航母”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于2015年6月经国务院第96次常务会批复设立,由中国保监会负责筹备组建。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的批复》(国函〔2015104号),设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是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市场需求,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打造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新引擎的重要举措。基金总规模为3000亿元,首期1000亿元,存续期限5-10年,主要向保险机构募集,保险机构出资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80%,被誉为“保险业的投资航母”。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采用有限合伙制,设1名普通合伙人和若干有限合伙人。中保投任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由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担任。中保投以社会资本为主,股权分散,不形成控股股东,遵循法律法规规定和市场规则,负责基金设立、募集和管理。中保投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2亿元,股东单位共46家,包括27家保险公司、1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4家社会资本,单一持股比例不超过4%。中保投于2015年12月在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进驻陆家嘴(600663,股吧)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首个项目400亿元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成立第一个项目即体现了其宗旨,“基金成立、项目落地”也堪称投资行业的高效典范。2015年12月发行的“招商局轮船股份股权投资计划”,募集保险行业资金400亿元,直接投资招商局轮船股份公司境外项目,有效支持了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国油国运政策,此前曾被媒体评价为“保险资金的金融航母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出海远航”。

      募集300亿元支持浦东城市发展建设

    2016年4月中保投再次募集300亿元保险资金,以母基金形式与上海浦东发展(集团)、陆家嘴(集团)成立“上海中保浦东城市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助力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协助推进上海市城区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从市场机构反应来看,两期产品均获得机构大比例超额认购,有效缓解了当前保险资金可匹配的低风险资产不足现象,行业反响热烈。

    据了解,目前包括亚投行在内的众多国内外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央企和国企均表示出与中保投的强烈合作意向,中保投作为保险行业投资平台得到业内快速认可。

    业内资深人士领衔高效筹备组建

    基金投资管理的优异表现可以说与领衔筹备的业内资深人士密不可分。基金筹备组组长、中保投董事长段国圣为泰康资产总经理兼CEO,曾任平安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投资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助理首席投资执行官。业内对段国圣的投资能力评价相当高,其负责的泰康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能力在这十年中一直领先于同业。有熟悉其行事风格的人士将其称为“投行人的行事风格”。

    基金筹备组副组长、中保投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杨华柏则十分熟悉我国金融领域的体制和体系架构,曾任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财政金融法制司副司长、保监会法规部主任、国寿财险副总裁、执行董事等职,广泛参与了我国近二十年来金融、银行、证券、保险、财政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与修订,是业内公认的金融法律和保险制度专家,是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曾有媒体将其称作“制度创新的不懈追求者”。

    基金筹备组核心成员见证了基金和公司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过程:对于已签约和备案立项的项目,全程参与内部讨论和决策流程;不断建立健全公司各项制度;高标准全球公开招聘专业人员;引领基金投资管理发展和创新。中保投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杨华柏认为,基金设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全体员工用创业的精神,凝聚共识、发挥合力,基金的投资管理是在“探索中前进、前进中规范”。

      完善治理结构和能力 比肩国际一流投行

    据悉,中保投已建立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了《提名薪酬委员会议事规则》,《风险管理及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基金成立以来,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分别召开董事会、监事会两次,对公司重大经营方针、财务目标、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职务履行及主要决策程序进行了表决与合规检查,用制度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

    作为“国字头”的投资平台,业内往往将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与中投、中金等代表国家的投资机构相提并论,而中保投在建立和完善自身公司治理结构时,也积极比肩国内、国际一流投资机构。除了完善的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目前已成立8个前台业务团队,设立项目评审、信用评级、风险内控、法律合规、审计监察等5个中台部门,以及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和行政管理等5个后台支持部门。

    出于基金管理中险资的风险偏好考虑,中保投树立了“制度防范风险、流程管控风险”的理念,目前已出台82个内部制度,覆盖公司运营、员工管理、项目评审、投资决策、风险内控和信用评估等主要领域,初步形成了涵盖事前基础建设和项目源头控制,事中项目尽调、评审、决策,事后项目运营与监控的风控体系。

    此外,基金即将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业务、股权投资业务、不动产投资业务,并已结合业务实际管理的需要,制订了多项基本管理制度,覆盖立项、尽职调查、投资决策、销售管理、投后管理等主要环节,涉及风险管理、责任追究、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下一步,将按规定向监管部门申请能力审批和备案。

    全球公开招募顶尖人才

    中保投从一开始就结合基金定位、聘请专业咨询机构,借鉴行业先进经验,设计了一套市场化、科学有效的员工招募、管理和考核机制。

    公司现有员工50人,平均年龄35岁。85%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半数以上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近四分之三拥有10年以上行业从业经验。公司已与前台团队全面签署了团队绩效目标,确立了中后台“服务支持”考核方向,形成了市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此外,据内部人士介绍,为符合公司建立国际一流投行的定位、满足公司国际业务拓展的需求,近期中保投还招募了一批具有高盛、摩根斯坦利、J.P摩根、花旗、美银美林和三井住友等国际经验的资深投行人士,以及毕业于牛津、剑桥、伦敦政经、芝加哥大学等一流院校的高素质人才,以提高和充实基金的国际视野与行业经验。

      创新资金“募、投、管、退”模式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运用保险投资基金扩大有效投资,更好服务经济发展”。业内普遍认为,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之初就肩负了历史使命。基金规模之大、募集对象之众首屈一指,基金设立和管理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和探索。

    基金投资方面,变被动为主动,从单纯的买方模式向投行化模式过渡,充分发挥资金的有效引导作用。金融资本的先期介入是基建投资破题、项目启动的“牛鼻子”,以资金引导项目,推动项目,带动供给结构改革。

    在资金募集上,目前保险业有近百家公司开展保险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这些公司投资偏好不同,规模不等,对资产配置要求的差异明显。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在产品设计初期,作为发行机构就建立了与投资者的沟通和询价机制,为近百家公司提供资产配置服务。如300亿元规模的上海浦东项目,就有40家保险机构参与认购,是保险业开展另类项目投资以来,单个产品受益人最多的金融产品。

    已入库储备项目资源丰富

    在经济“新常态”下,投资行业总体面临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调整,利率下行和资产荒的压力。同时监管政策转变也在为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了机遇。目前,公司已入库储备项目17个,符合国家战略方向、风险可控、收益良好,并在长期股权投资方向上进行了重点拓展;所涉及行业以传统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兼顾产业升级、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互联网医疗和大健康等新兴行业。

    据此次董事会披露,公司目前已通过立项阶段项目5个,进入尽职调查阶段项目4个,进入合同文本起草阶段项目4个。其中拟与招商资本合作成立物流仓储与新能源产业基金,与财政部发起设立“PPP发展基金”以及“生态城市发展基金”,与中燃控股合作成立清洁能源发展基金,与中交集团合作成立“交通事业发展基金”,与中国建筑(601668,股吧)材料集团合作成立“中国建材产业发展基金”等。

    加强公司党建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中保投作为保监会会管单位,建立了完善的党委、纪委体系,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公司党委书记杨华柏表示,基金是在国务院、保监会的领导下设立的,公司党委班子成员、高管层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率先垂范、践行“两学一做”要求。

    近期,中保投将按照中国保监会和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精神,设立“中国保险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由中保投作为基金管理人。基金类型为契约型,本着自愿原则面向保险行业广泛募集,总规模约100亿元,第一期规模10亿元。

    中保投将其作为公司的一件大事,按照市场化原则组建专业团队负责基金投资管理,但作为履行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不收取任何费用,向扶贫基金全额捐赠管理费。

    据参与此基金设立工作的人士透露,基金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主要投向特色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二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项目考察、融资模式设计等,遵循资金募集自愿原则; 三是通过建立全保险行业沟通合作机制,采用“投保联动”的方式,在投资项目设计中,协调地方政府和保险公司创新相关保险产品,在增强贫困人口和地区抵御风险的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项目投资的增信措施,为资金安全性增加保障。

    被监管层寄予厚望

    监管层面对基金和中保投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此前,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副主席陈文辉都曾莅临公司视察指导,并提出“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战略指示。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建立了近期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战略。近期,将首先立足上海,充分发挥上海在融通、融资中的桥头堡和汇集中心作用,有效整合利用行业资源,营造优质品牌形象与行业形象。下一步,将在深圳、北京建立机构,业务范围辐射全国,逐步开展PE股权投资等各种创新性投资方式,放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借改革之力,在大健康、大消费、大金融以及先进科技等重点领域寻找股权投资机遇,在助推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将来,公司还将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审慎探索海外投资与全球化资产配置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收益高、风险低的优质资产组合。通过设立境外投资机构或与国际投资服务机构合作,逐步打造一支国际化投资团队,培养国际化视野和理念,均衡资产配置,分散风险,实现稳定的回报预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