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公众为何对首富的“鸡汤”没有先干为敬
  • 公众为何对首富的“鸡汤”没有先干为敬

    时间:2016-08-30 10:19:01  来源:  作者:

    近日,在《鲁豫大咖一日行》节目中,鲁豫深入万达集团,采访了万众期待的“重量级”嘉宾王健林。采访中,王健林表示:“很多年轻人,有自己目标,比如想做首富是对的,奋斗的方向,但是最好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你看看能用几年挣到一个亿。你是规划五年还是三年。到了以后,下一个目标,我再奔10亿,100亿。”

    (据8月29日《东南卫视》)

    梦想是人前进的动力,尤其对年轻人更是如此。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失去灯塔的航行,不知道何时会触礁,也可能随时搁浅――相信很多人都读过类似的人生格言。所以,人人都可以有梦想,而且人人都应该有梦想,比如成为首富的梦想,比如“先挣它一个亿”的梦想。正常的语境之下,王健林说的绝对是励志之语,是满满的一大碗“鸡汤”。但令人意外的是,公众并没有“先干为敬”。“在别人眼里的某个尘埃星辰,在我脚下的却是一整个世界”、“我在去买彩票的路上”、“是猴子请来的逗逼吗”……首富的励志之语缘何就成为了坊间的笑谈,成为了公式丝们调侃甚至是冷嘲热讽的对象了呢?

    不得不承认,在财富不平衡与仇富心态弥漫的时代里,社会精英的每一个细小动作和言语,都会刺激着大众敏感的神经。也不得不承认,小目标、一个亿,这是两个对比和反差极强的词语。至少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对为了房贷、为了孩子学费甚至为了柴米油盐而终日奔波的凡夫俗子们来说,“先挣它一个亿”绝非是一个“小目标”,也绝非像首富王健林先生说的那般“轻而易举”,而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白日梦”。

    在这样一个现实境况之下,精英话语与民众诉求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首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励志之语,也只能变为“鸡同鸭讲”、互不理解,成为坊间的笑谈其实也不足为奇。笑谈和冷嘲热讽的背后,还隐含着民众对于当前机会不公和阶层固化的一种怨诉。当“拼爹”成为一种捷径,越来越多的人只能无奈地感叹:我奋斗15年才能跟你平等地喝一杯咖啡。

    “先挣它一个亿”折射出当前社会精英与民众之间的财富失衡与话语断裂。要消弭这种失衡和断裂,要使“先挣它一个亿”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希望和可能,而不是绝望和笑谈,就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发财”的机会,不是靠拼爹,而是靠个人的奋斗。唯此,才能让资源重新集聚,才能打通上升通道,才能让每个社会成员活得有希望,活得有奔头,所谓公式丝逆袭才成为可能,“先挣它一个亿”才成为可企的梦想。

    (石敬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