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 【投基方法论】鹏华基金伍旋:看好大消费+大金融+细分制造业
  • 【投基方法论】鹏华基金伍旋:看好大消费+大金融+细分制造业

    时间:2019-09-28 20:01:22  来源:  作者:

    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副总经理伍旋做客新华网(603888,股吧)投教基地和今日头条财经频道线上访谈栏目《投基方法论》,分享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投资心得。

    嘉宾简介:伍旋,工商管理硕士,13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曾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2006年6月加盟鹏华基金,从事研究分析工作,历任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现任鹏华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副总经理。

    问:你管理的一只LOF产品,自2011年年底接管以来,8年长跑年化回报超15%,任职回报超200%。从全市场来看,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投资长跑中保持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你是如何始终保持领先的?你认为多年坚持的关键点是什么?

    伍旋:

    首先是严格控制回撤。基金管理有很多种风格,我是低风险偏好者,看重基金长期的表现,不求短期做全市场明星,但要求每年都保持在市场前面分位,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利用时间的复利效应,积小胜为大胜,争取给投资者带来比较好的回报,争取能打败大部分竞争者,在长期投资中胜出。

    我非常重视对回撤的控制,因为如果前期一直业绩很好,某一年度跌幅太深,会伤害当年的投资者,影响投资者盈利体验;同时对基金净值损伤较大,需要更长时间修复。

    此外要构建投资框架,保证回报的长期可持续性,这里面又分为持续打造个人能力圈、投资策略、严防个股黑天鹅等多个方面。

    问:提到个股黑天鹅,近年来市场暴雷案例挺多,甚至一些白马股也出现业绩暴雷。基金踩雷,犹如大病返贫,对基金净值的伤害非常大。你是如何做到8年不踩雷?是否有独家“防雷术”可以分享?

    伍旋:

    我是低风险偏好者,个股防雷确实是我非常看重的,多年来在投资实践中,总结了以下要点。

    首先,公司治理结构:要有靠谱的合伙人。一、管理层战略清晰、长期专注主业、激励机制到位、良好的利益分享机制、善待外部股东、稳健的分红(回购)政策;二、回避:主业三心二意、过多的兼并收购、资本运作起家、博弈心态、过激的市值诉求或激进的利润操纵。

    其次,商业模式:具备一定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差异化的品牌、成本领先、监管牌照、网络化的经济优势等),资本投入较少,利润率较高。

    最后,财务分析与验证:一、Z-score模型、M-score模型等对关键财务指标的分析:应收账款的不寻常增加 、毛利率恶化、资产质量降低等;二、产业链上下游的跟踪与验证。

    问:上面的“防雷术”讲得比较抽象,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

    伍旋:

    我比较喜欢公司能在一个细分行业里面沉淀下来,长期专注、低调、务实、坚持。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我看重公司特别是民营企业创始人或者董事长的创业经历,因为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通常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我基本没有碰过通过搞资本运作发家的企业。

    例如我曾遇到一个非常心动的股票,报表增长各方面都很好,实地调研也很好,但是这家企业最初是在乡镇起家,后来董事长慢慢地将其变成自己的企业,这一类公司我相对来说不是特别看好,因为我担心公司不会善待外部投资者,所以比较谨慎,没有买入,没有想到几年之后公司居然暴雷。

    总结起来就是:一、价格划算,较低或相对较合理的估值,是面对不确定性最好的保护。二、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即便是机构投资者,面临太多的不确定性,也处在弱势低位。

    问:你将自己的能力圈定位为“大消费+大金融+细分制造业”,市场上行业那么多,为什么会选中这三个?

    伍旋:

    第一,大消费(产品差异化、品牌壁垒)。消费行业比较容易出现市场化、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公司。因为中国市场很大,消费分层和地域分层相对比较复杂,所以低端和高端都会有做得比较好的企业。近几年对消费行业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很多,覆盖较广。

    第二,大金融(监管牌照壁垒)。从做研究员开始就研究大金融,建立了一套比较独特的分析框架,所以容易在里面找出有阿尔法价值的品种。金融公司估值偏低,且有牌照壁垒,长期来看ROE约12%-15%,估值在1倍PB附近波动。

    第三,细分制造业(成本领先,技术快速迭代)。在中国有成本领先或产品快速迭代的细分制造业公司,包括一些在全球产业链有竞争力的公司,我会花时间进行跟踪调研,同时在组合里进行一定配置,如LED显示、5G、新能源等。

    问:每年市场热点频现,板块轮动和风口变化很快,提前圈定自己的能力圈,会不会担心投资者认为你的投资受限从而影响基金业绩表现?

    伍旋:

    芒格有句名言:“承认自己的无知,就是智慧的开始。”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市场永远不缺少诱惑,如所有机会都想抓住,所有的钱都想赚到,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抓住。所以投资应该专注,打造自己可持续的竞争力。

    上述三个行业并不是最初就确立的,而是在多年投资中逐渐摸索出来,聚焦优势行业,打造可持续的竞争力:一、考虑个人的相对竞争优势,比如我从做研究员开始就研究大金融,建立了一套比较独特的分析框架,容易在里面找出有阿尔法价值的品种,就会考虑把它放在我的能力圈组合里;二、考虑行业的成长性和长期生命力,这三个板块都是最容易出牛股的板块,同时壁垒高,长期生命力强,板块中随着时代发展又可以衍生出新的细分行业,如大消费不止食品饮料,还有传媒、游戏等。

    我看重给投资者提供踏踏实实长期可持续、可信赖的回报,而非短期一段时间的爆发。

    问:通常市场低位也是投资者情绪比较悲观的时候,基金规模面临比较大的增长压力,但你管理的产品却相反,在市场低位时反而份额获得增长,这部分增长主要来源于哪类资金?

    伍旋:

    我个人风险偏好比较低,个股严格防雷,注重在安全边际的基础上再博取一定收益,尽可能去找被市场错杀、忽视的机会,通过公司的估值和业绩双提升获取收益,基金波动和回撤比较小,通过时间积累复利,长期持有能够获取好于市场平均的收益,得到不错的复合回报。

    这种投资风格比较受机构喜欢,尤其是保险资金,这类资金主要看组合长期收益率,选股型选手。股票市场每天机会太多,诱惑太多,机构投资者并不要求你什么风口都能抓到。抓住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部分机会,不断重复,长期下来收益率一定不会差。

    另外,个人投资者是我所管理基金产品的投资主力,基于长期客户比较好的盈利体验,产品往往在市场调整时反而获得投资者申购,使得组合在市场低位有资金加仓,形成正反馈。

    问:如果基金想长期做到严防踩雷、严控回撤,在投资组合的构建上必然要下大功夫,这方面你是怎么做的?

    伍旋:

    组合构建上,我采取“个股集中+行业相对分散”梯队搭配方式,将股票分成几类,例如种子期、爆发期等,使得当市场机会转换时,投资组合中永远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将投资收益已兑现的行业,兑换成新鲜血液。

    像种庄稼一样,不仅每一期都有收获,也要为未来收获进行储备布局。这样,每个阶段都可能有爆发型的品种跑出来,整体超额收益就有可持续性。

    问:如果组合的行业比较分散,会不会担心爆发力不够?因为常见全年涨幅最高的就那么一两个行业?

    伍旋:

    我刚开始做基金经理时,投资风格比较集中,例如金融行业配得挺高。这种模式有一个问题,即当风口过去了,如果不能适度扩展自己的能力圈,将投资做一些适度分散,很难去应对下一步的挑战。但是投资也不能太分散,太分散的话往往超额收益也会做不出来。所以我认为其实这个跟企业家经营公司差不多,你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会在能力圈、精力、时间范围内做一些适度的多元化。

    假如股票过于集中的话,首先面临“均值回归”的问题。再牛的公司、再牛的行业,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超额收益也会慢慢消失,假如过多集中,等行业或者公司的超额收益慢慢消失以后,再去对组合进行重新布局会很难。

    假如没有储备好下一步投资的个股,就会面临比较大的挑战,风口过去了,即便在高点跑了,所卖出的现金还是需要再投出去,比如30%-50%的仓位需要重新布置,可能一步投错,前期的收益全部被抵掉了。

    所以我喜欢适度分散,布局主要在金融、消费、部分细分制造业。通过对行业的不断跟踪,挖掘出新标的,替换已经高估的个股,像种庄稼一样随着时令春种秋收,不断更替,保证超额收益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按照这样模式,虽然短期不是爆发型选手,但是长期表现会脱颖而出。

    问:你认为当前是进入的好时机吗?你对市场未来走势怎么看?

    伍旋:

    首先,便宜就是硬道理。随着多年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去杠杆、挤泡沫,当前市场估值更低,更具投资价值。

    在宏观层面,经济政策依然处于宽货币紧信用范围,但市场已在暴雷事件中逐渐出清。随着落后产能的清退与2015年来积累的金融风险的持续释放,市场短期风险偏好已趋于平稳。另外,考虑到中国的城镇化率目前还不到70%,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人口与政策红利等方面来看,未来6%左右的GDP增速是可以预期的。因此,基于经济基本面支撑,市场风险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不少跌破净资产的标的估值实际上也可以接受。

    国际经验来看,美国市场近40年GDP增长仅2%-3%,股票市场提供了8%的年化收益,诞生了大量的优秀企业。

    尽管中国经济步入中低增速阶段,供给侧改革、环保政策及进出口问题等因素使得竞争壁垒提高,总量放缓的同时,优质公司的市场份额得以提升,龙头集中的趋势明显。

    (本访谈纯属被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链接:

    【投基方法论】国金基金张航:看好消费、医药、TMT三个行业【投基方法论】广发基金刘格菘:科技成长股是我长期看好的主线【投基方法论】宝盈基金高宇:债券更需长期持有【投基方法论】银华基金(博客,微博)邹维娜:债牛进入下半场 操作难度加大【投基方法论】平安基金李化松:全球资金将长期持续流入中国【投基方法论】景顺长城刘彦春:承受波动才能享受权益资产的高回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