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专家称全年经济难保“八”稳增长应转为保增长
  • 专家称全年经济难保“八”稳增长应转为保增长

    时间:2012-07-20 00:00:00  来源:  作者:

    上周末,中国上半年及六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二季度GDP增速略低于预期,为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略有上升,社会零售总额也小幅度上升;之前一天公布的社会融资和人民币贷款增量也呈现“稳增长”态势,其中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基本符合预期。数据公布后,国内外市场反应积极,亚洲股市以反弹为主,风险货币也略有反弹,中国股市也在第一时间翻红。但总体看,市场依然很谨慎,不敢轻易地“抄底”。

    全年经济难保“8”

    中国经济二季度增幅7.6%,说明6月份已经低于7.5%,也预示着7月份经济增速不及7.5%。总体看,二季度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微调预调措施收效不大,尤其是连续两次降息,货币投放加速之后,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经济下滑趋势。政策再不加力,7月宏观经济无法筑底,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很可能低于8%,全年“保8”有困难。

    我们应看到,当经济在上半年出现大幅度回落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回落更快,国有企业开始大面积亏损;同时,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下滑;投资率和就业率都出现负增长。

    事实证明,若中国的GDP快速回落到7.0%附近,很多省份的实质增长率就会低于5%,相对全球经济就是低增长,负增长,甚至是硬着陆。二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数据告诉我们,不尽快打响保增长战役,任由经济调整的小周期无限期延长,甚至任由其自然滑落,三季度的个别月份一定会见到7%,甚至会见到2008年的6.6%———在经济失速期,下滑是很快的。越是延长观察期,保增长战役越难打。

    稳增长应转为保增长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外需不振,而且是中长期不振,出口企业需要过紧日子,国家更需要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刺激力度,要给企业加营养,通过恰当的政策刺激内需,刺激终端需求,立足国内消化过剩产能,去库存。为达此目的,“稳增长”一词需要变为“保增长”。

    二季度中国央行两次降息,但为什么实体经济仍然感到很饥渴,市场仍然很低迷呢?温总理最近的讲话抓住了要害:还是要加大投资力度,“要在铁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年初我曾预计,今年贷款增量会超过8.5万亿,现在看,9万亿也许都会被突破。

    另外,保增长的重点要放在“提振投资者信心”上,市场有需求,投资者敢于投,政府则要创造市场大环境。

    从政策预期看,二季度GDP接近7.5%应该是好事情,它说明保增长战役必须打响,说明未来宏观调控政策还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预计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将转向“适度宽松”,会有更密集的宽松政策出台,不仅会再度降息,降准,还要大幅度减税,包括提高所得税征收起点,降低股票市场印花税等。保增长战役能否成功,关键要看7、8、9三个月,其中7月必须见底,8月必须回升。

    来源:重庆晨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