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生猪养殖受制“三重门”毛利率迎向上拐点
  • 生猪养殖受制“三重门”毛利率迎向上拐点

    时间:2017-05-11 19:55:43  来源:  作者:尹振茂

    编者按:2011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纷至沓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蓝图日渐清晰;2012年,产业转型升级必将迈出更加铿锵的步伐,进入更具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传统行业期待新生,新兴行业孕育崛起。展望2012,行业风云变幻,谁将傲立潮头?值此岁末,特奉上此组报道,旨在深入挖掘养殖、环保、新材料等九大行业的运行趋势及亮点,与读者一起拨开产业更迭迷雾,把握行业发展脉络。

    猪粮安天下,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一头猪拱伤宏观经济”可谓一语中的。探寻生猪供需的深层次因素,把握猪肉价格的涨跌趋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受成本增加、环保约束、疫病频发“三重门”影响,未来生猪供给将受到约束,而猪肉消费则呈刚性,中信证券农业行业首席分析师毛长青预计,猪价重心中长期将呈趋势性上移,生猪养殖毛利率正走出长期曲线的谷底,掉头向上运行,未来3年~5年,我国生猪龙头企业产能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

    养猪业进入高成本时代

    证券时报记者从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获得的一份猪业分析报告明确表示,中国养猪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饲料紧缺和人力成本上升,导致综合生产成本高企,这正成为生猪养殖面临的一块坚冰。

    “在生猪生产方面,对成本影响比较大的两个突出问题是‘无料养’和‘无人养’。”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对记者表示,未来我国畜牧业的总体形势是产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尽管未来需求继续刚性增长,但生产受到诸多棘手因素的困扰。

    所谓“无料养”,即饲料资源特别是粮食安全将长期困扰包括生猪在内的畜牧业的发展。

    2010年,中国进口大豆达到5400万吨,玉米150万吨,豆粕、鱼粉等主要蛋白饲料资源进口依存度超过70%;饲用玉米供应已从供求平衡转向供应偏紧 ,并在2010年开始表现为净进口。王济民表示,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饲料粮占粮食的比重将分别达到45%和50%,饲料粮问题将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

    而“无人养”即农村劳动力短缺对畜牧业的影响已经显现。

    据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1.55亿人,其中男性占64.6%、平均年龄34.7岁,女性平均年龄32.1岁;留乡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45岁。因此,农村劳动力经常面临从事畜牧业还是外出打工的选择。而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并且劳动强度很高,机器一般不能代替养猪业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农村劳动力坚决选择进城,这导致散养户大量退出。由此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对养猪业将产生很大影响。

    “以前养猪是看是否有钱赚,即‘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现在养猪则是看和外出打工相比哪个更赚钱。”王济民说。

    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散养户基本上以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退出,最近几年更有加快之势,“尽管每户养殖的生猪数量不多,但加总起来的数量相当大”。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