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政府工作报告九大亮点,设定2012经济发展新坐标
  • 政府工作报告九大亮点,设定2012经济发展新坐标

    时间:2017-05-09 00:33:38  来源:  作者:朱宝琛 包兴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部署了宏观调控和推进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透过这份报告,我们应该可以看出今年工作的重点。

    今年GDP增长7.5%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解读:今年要保证经济增长7.5%,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把经济增长的质量放在首要的位置。适当调低GDP增速预期目标,有适应形势变化的考虑,但更多的是种导向,那就是引导地方政府不要过度追求速度,把工作重点转向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转变发展方式留足空间。

    回顾以往,2004年我国曾将GDP预期增长目标定为7%,自2005年开始,这一预期目标连续七年被确定为8%。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而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这一预期增长目标被定为7.5%。而“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速为11.2%。

    现在要从心理上、从目标上告别两位数的目标,因为中国经济已经维持十多年高速增长,现在需要一个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主要有四个特点:一个是节能环保的经济增长;第二个是在增长过程中,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提高经济增长的竞争水平和竞争力;第三个,要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链的产值比重;第四个是要提高经济的福利值水平,这是从过去追求数量到现在追求质量的重大变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

    解读: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此前就已经明确,包括完善结构性减税、优化投资结构、扩消费和保民生。其中减税包括降低能源、先进设备进口关税,并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和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等。

    自2009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已有3年,在新的“保增长、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下,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被具体理解成为赤字增加、结构性减税和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

    在业界看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业界认为,今年结构性减税的步伐定会加速,一方面短期减税的力度应加强,另一方面要从长期出发,改革和完善中国的税制结构,建立分税制体系,推进地方财政税收体系的改革,让地方能够从土地财政中解脱,事权和财权相匹配应是税制改革的方向。

    而结构性减税的着力点,会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是增值税改革;其二是资源税的改革,今年在一些资源品种上,如石油和天然气或许会有些动作;其三,是要厘清税费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将一些收费归结在税收之中,哪些费要取消,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解读: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继续体现?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发挥宏观经济调控功能?

    业界认为,在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时,既要看到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也要客观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挑战与问题,总的看,当前受欧美债务危机进一步发酵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

    有业内人士称,2012年货币政策将在“稳健”主基调下,突出“预调微调、有扶有控”两大特点。强调预调微调,主要是因为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因此在对未来经济运行情况预判的基础上,要做出政策的预调;微调,则是因为2012年经济形势不同于2011年,形势发展的变化意味着政策着力点将有所调整。

    同时,要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深刻理解其内涵,还需将把关注点放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上,致力于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引导资金到更有用的地方去,而非简单地压缩货币信贷指标。因此,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按照“有扶有控”的原则,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保持社会融资总规模合理增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