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 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时间:2011-12-19 00:00:00  来源:  作者:

    今年,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随着医改步入深水区,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复杂性进一步凸显。在年初的全国医改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明确指出了今年三大攻坚任务:以推进全民基本医保为目标,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以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探索公立医院发展新模式。此后,医改推进步伐明显加快。

    今年,也是医改取得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的收获之年。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两年多来,各地方、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各项目标任务实现预期目标,递交了一份完满的答卷。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医疗需求的上升,人民群众对医改的期待也日益提高。“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医改,不但要承担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任,也要担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展望“十二五”,医改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而从两年多来医改扎实推进的成效来看,只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凝聚共识攻坚克难,形成合力持续推进,未来我国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定会取得更具突破性的进展。

    群众得到明显实惠

    “以前,在这里打一次点滴,至少要花40块钱;现在,所有药品都进行明码标价,实行零差价销售,还能按比例进行报销,治疗感冒,只需10多块钱就解决了。”正在贵州省松桃县孟溪镇卫生院门诊输液的杨子香说。

    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实现了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以药补医”机制在基层得到破除并成为了历史。

    基本药物制度零差价销售,挤出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获取的药品差价利润。但是,如果基本药物在进入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就存在价格虚高现象,那么,群众还是很难得到实惠。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对基本药物实行了新的招标采购制度。

    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招标采购制度突出强调了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财政付款、全程监管、公开透明,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其主要目的是优先保证药品质量,有效降低药品价格。

    为了进一步降低药价,我国各地在基本药物配送、药品采购也探索了新的办法。宁夏、内蒙古积极引导邮政参与基本药物配送。宁夏中邮物流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取得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邮政企业。目前,负责全区64.1%的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中标药品仓储率、合同签订率、付款履约率连年居全区配送企业之首。

    同时,“全民医保”也是使群众受惠的有效举措之一。现年72岁的普文亮,是云南省新平县新化乡农村居民。今年5月底因为腰椎骨折,入住新平县康茂医院,住院21天,共发生医疗费用30131.6元。出院时候,自己只支付了1834.3元,其余费用都由城乡医疗保险报销了。“真没想到,今年参保缴的30元,会起到这么大作用,这回可好了,有了这么好的医疗政策,以后有病再也不拖了,安心治疗。”

    今年,像普文亮这样,通过医保报销而感受到看病贵有所缓解的人群在不断增加。

    10月,国务院医改办宣布,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为兜底,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织起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安全网。

    截至10月,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总参保人数增加到12.8亿人,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比2008年增加了1.54亿人。近800万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

    除了覆盖面有所扩大,我国基本医疗保障政府补助标准也由2009年的80元提高到今年的200元,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多个省份将标准提高到200元以上,比如上海提到550元、北京提到460元、青海提到260元。

    “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几年的时间内,政府就可以以各种形式的医保覆盖90%以上的人口,这着实让人印象深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安全机制,给人们安全感,给人们获得医疗保障的渠道,鼓励人们在得病的初期就就诊,避免病情更严重以至于需要花费更多才能治疗。

    此外,9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保障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政府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标准逐年提高,2009年全国人均为15元,2011年增加到25元。截至2011年9月底,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已达到4.33亿人,陕西等11个省份建档率超过50%,5900多万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得到了规范化管理;8175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获得了免费健康体检;220万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得到了管理服务。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