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短期商业银行适应新监管标准压力较大
  • 短期商业银行适应新监管标准压力较大

    时间:2011-12-31 00:00:00  来源:  作者: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银监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我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框架,新的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很大的要求。我想围绕中国银行业金融监管发展问题谈几点问题。

    新监管标准的积极意义

    新金融监管标准有利于我国银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业新金融监管体系涵盖金融资本金管理、强化流动金管理、探索建立动态拨备制度等内容,应该说与第三版的巴塞尔内容是一致的,而且部分标准从某种角度来讲还高于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

    从商业银行角度来说,我们的心情比较复杂。不管怎么说,新监管标准有助于提高我国评级水平、市场信誉,为国内大型银行实施国际化战略创造比较有利的监管环境,同时也有助于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方面争取更多话语权。新监管标准的积极意义,我们认为具体有这样四个方面:

    一是新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数量提出新的要求,有利于化解潜在风险威胁,有利于逆资本周期框架,有助于商业银行内在新经济周期的效益,防范银行体系信用风险大幅波动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二是引入了监管指标,有利于控制商业银行表内外业务的过度扩张。杠杆率监管指标的提出,为银行体系的杠杆经营设置了风险底线,缓释了杠杆化行为可能对金融体系和金融稳定带来的负面冲击,可以较为有效地约束交易类金融衍生品业务过度扩张。

    三是新金融监管引入了净覆盖率的风险,从而加强了商业银行的硬约束,也为银行提出不同监管指标和方法风险性识别与管理制度。

    四是银行引入动态监管拨备率指标,控制银行损失风险。鉴于国内商业银行信贷资本占比比较高,该指标增加前瞻性,使商业银行保持比较合理的信用成本,进一步增强对银行经营的约束力。

    短期适应压力大

    新监管标准的出台对于商业银行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挑战。

    首先,新监管标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使资本约束成为商业银行的基本约束条件,进而对商业银行构成了一定的结构性融资的压力。资本结构单一的现状也为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带来一定的难度,对资本补充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变革的初期。

    过去几年,我们银行业也有大规模的融资,其中一部分的融资是被业务规模的扩张、风险的加大所消耗掉的,另外一部分被标准消耗掉的。现在,资本的定义、风险资本的构成也都提高了,这样短期适应新的标准压力比较大一些。对我们商业银行来说,把握如何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推动节奏十分重要。

    其次,新监管标准将重塑商业银行价值管理体系。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以价值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转变商业策略,不断强化资本约束、流动性约束和市场约束,这决定了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并把转型的重点落实到以价值管理为导向上来,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再次,新监管标准形成了对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常态化的多重约束,决定了商业银行需要全方位推动创新,以提供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多重约束环境下,商业银行只有在有效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在体制、机制、产品、服务和技术等方面深入开展全方位的创新,实现从传统融资中介向金融服务中介的逐步转变,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交行推进二次改革

    我国银行业应积极主动应对新挑战。总体而言,面对银行业监管环境的重大变化,商业银行要增强实施新资本协议的主动性,以战略转型的思路应对新监管标准带来的影响和挑战。

    首先,必须切实转变规模扩张主导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走质量提高主导的内涵式的增长之路,保持盈利能力的基本稳定。具体来看,就是要大力发展风险权重相对较低、资本占用相对较少的资本节约型业务,降低资本占优。同时积极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打造一批核心业务,提升盈利水平。

    其次,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优化资本管理策略。处理好股东与银行、短期与长期的关系,选取合理的鼓励分配政策,保持内源资本的稳定增长。结合监管要求、市场状况和自身情况,合理采用多种渠道有效补充资本,应合理利用资产证券化工具以降低资本占用,并实施资本工具创新以优化资本结构。


    再次,要切实推动有效的创新。开展覆盖全行性的产品,积极妥开展表外业务和衍生品创新,同时进一步强化创新支持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强化信息技术对创新的支持,实现满足新监管标准和追求银行更好发展的有机统一。商业银行还应积极开发并运用新型风险管理工具,有效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各类经营风险,更好满足新监管标准的要求。

    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和探索未来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模式这一命题。应对经济形势、监管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我们提出了走国际化、综合化道路,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的发展策略。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实施新监管标准为契机,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主线,积极推进二次改革,促进经营目标、盈利模式和增长模式的转变,不断完善可持续性,努力成为高成长性银行和集约化银行。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