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周小川:大型金融机构应减少依赖外部评级
  • 周小川:大型金融机构应减少依赖外部评级

    时间:2011-12-26 00:00:00  来源: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5日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做主旨演讲时表示,大型金融机构应大幅减少依赖外部评级,应支持本土评级机构发展成为国际性评级机构。

    周小川表示,从次贷危机发展到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对于以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为代表的评级业总体来讲不大满意,“一是在整个经济周期变更过程中起到顺周期的作用,造成宏观经济波动,而未来调控和投资应该是逆周期的;二是短期来看加大了宏观经济振动的幅度,事后调整评级落井下石,加重了事态恶化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调研结论与G 20以及金融稳定理事会报告都认为,应减少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性,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应大幅减少依赖外部评级,”周小川强调,大型金融机构内部应该有更充分的信息,更强大的研究能力,对自己的产品做更多的评估,以减少经济的顺周期性和盲目跟风。

    对于评级行业的收费模式,周小川指出,现在探讨的是由投资者的代表性机构,比如行业协会付费,也不排除政府性或者社会性研究性机构的参与,“前些年,中国社科院对地方政府,特别是城市级政府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这方面的工作,会给地方政府,特别是市政债的融资提供参考依据,其中也包括对地方政府、城市级政府金融生态的评估,过去债务偿还的历史记录、项目选择的优劣,司法执法的力度等等各个方面。”

    周小川进一步强调,评级机构的发展依靠人才、信息和经验积累,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也很难拔苗助长。我们应该像欧洲一样,支持本土评级机构的发展,给他们留下更多的空间,甚至是发展为国际性的评估机构,“其中一个做法是,如果涉及本土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评级,需要选择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制度上规定,至少应该是双模式的方式,即有一家国际机构,也应该有一家国内机构”。

    在谈到未来对哪些领域的评级具有发展潜力时,周小川说,应该看到中国在债券投资和其他方面的潜在能力非常大。地方政府的融资活动需要评级的参与,而国际上的机构没有什么特长,没有更多的信息积累。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九条”就强调大力支持直接融资的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扩大债券市场发展。除了国债、金融债以外,更重要的是公司类信用债券的发展,而这个方面的评级有很大的潜力,确实能够发展起来。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