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银行信贷再加房贷压力测试旨在查找缝隙
  • 银行信贷再加房贷压力测试旨在查找缝隙

    时间:2011-04-25 00:00:00  来源:  作者:

    继央行行长周小川之后,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亦发表公开讲话,以宣示面对不确定宏观经济形势时的应对之策。

    4月19日,在银监会今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刘明康总结了一季度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内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问题相互交织,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增长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开题,进而宣布了两项重要决定:开展新一轮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按月度监测日均存贷比。

    4月20日,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一位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月度监测日均存贷比,直指流动性风险,显示了银监会层面的深重忧虑,料将对房地产信贷格局产生明显影响;房贷压力测试是在落实中央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方针,新内容目前来看并不多。

    存贷比监测加剧流动性干涸

    刘明康在上述通报会的讲话中,提到了五大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房地产贷款风险、集团客户风险、国别风险、流动性风险。之前,流动性风险很少被单列为风险之一。

    而去年底以来的形势是,流动性整体泛滥与银行资金紧张,日益成为流动性风险这一问题的“硬币正反两面”。

    从去年年底开始,银行存款增长就不断缩减。“到现在,更因为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存款增长几乎停滞。”交银国际银行业分析师李珊珊告诉本报记者。另一方面,经过连续十次、几乎每月一次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相当多的银行落入了依靠央行逆回购才能缓解资金面短期紧张的困窘局面。

    目前银行仍在秉持简单追求贷款规模、市场占有率等粗放式经营模式,需要不断提高贷款规模。其通常在两个方面着力:做大存款或提高资本充足率。但资本市场融资屡屡受阻后,借此提高资本充足率非常困难,“且银行若资本充足率高于同业水平,盈利压力就会立刻显现。”李珊珊分析道。

    如此形势之下,“某些银行的违规揽储就显得是被逼无奈了。”连上述银监会人士都如此感慨。2011年来,不断有暗提存款利率、存贷强制搭售、明存暗返等违规揽储情形出现,在浙江、广东、福建、湖南等地,已经出现了不少突出案例,引起了银监会的高度重视。

    此时,存贷比就成为银监会可选择的有效工具之一。“在总行之外,存贷比不但是与银行员工奖励挂靠的重要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新业务能否获得准入放行的重要参考指标。”招商银行600036零售事业部高级经理吴冰告诉记者。

    从目前已披露年报的14家银行来看,截至2010年报告期末,建行、农行的存贷比分别为62.47%、55.77%,中行、招行、中信、民生、兴业、浦发、华夏和北京银行601169存贷比均超过70%。近日,光大银行601818更因流动性风险和一直以来的再融资难度,被评级机构惠誉下调了个体评级和支持评级。

    按照此前75%的监管红线,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存贷比压力已然不小。银监会的期待是银行借此“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多方拓展资金来源,优化信贷投向结构,改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剧的局面,不断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来源的稳定性”。

    但前述银监会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如流动性风险仍被认为偏高,存贷比监测将进一步加大。”

    房贷压力测试旨在查找缝隙

    “事实上,早在上述举措公布之前,主要商业银行的房贷压力测试,已经月月在做,只是没有披露结果。”前述银监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但“这种以极端事件、极端不利情况为假定条件的测试方法,在国内起步较晚,人才匮乏,经验不足,目前仅用于对单家银行、银行集团做出评估和基本判断。”前述银监会人士表示,又因该测试由银行自己操作,根据银监会发布的相关指导设定参数,然后由其提交测算过程和结果。因此,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此种测评,并未作为银监会的参考指标。

    刚好一年前的4月20日,银监会提出,将按季度进行房地产压力测试。当年5月初,第一次房贷压力测试的结果被外电披露,称“在房价下降30%、利率上升108个基点的前提下,样本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会上升2.2个百分点,税前利润下降20%。”

    随后,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公布了自己的“承压能力”。如交通银行601328自认可承受房价下降30%,农业银行601288可承受下降20%,民生银行600016可承受下降40%。一时间,舆论哗然,认为无法由此得出上述整体结论。

    对于此中蹊跷,前述银监会人士预计,再公布一次房贷压力测试结果,仍会出现这样的不一致。“这是由于银行体系坚持认为,房价调降不能过度加责于银行,特别是银行业的房地产贷款增幅已处于较低水平之时。银行系统只能继续贯彻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执行贷款操作流程。”

    因此,“压力测试更像是个紧箍咒,念一念,紧一紧。”李珊珊认为。

    但在北上广深地区,对房贷压力测试的期待或已然“过度”了。深圳的吴冰告诉本报记者,深圳银监局在去年10月曾对包括外资银行的所有银行进行过一次房贷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以当时情势看,房价下跌10%,不良率将是正常情况的2.7倍,在房价下跌20%和30%情景下,不良率将分别达到1.47%和2.13%,比正常情况下分别增长1.09和1.73个百分点。这种情况是很不乐观的。

    或正因此,今年开年后,“深圳银监部门多次发文,要求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的名单管理、在建工程抵押、贷款成数控制及售楼售地款封闭管理。”吴冰认为,这是在查找开发贷可能的风险缝隙,以指引银行做好相关风控。

    李珊珊则注意到,刘明康主席此次公开讲话,未提及土地储备贷款,而银监会此前一直表示,土地储备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是房贷风险防控的关键领域。“这说明,银监会还需要更多办法来配合中央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方针。”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