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全球粮食价格猛涨中国不应盲目跟风
  • 全球粮食价格猛涨中国不应盲目跟风

    时间:2012-08-31 00:00:00  来源:  作者: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市场的任何异动都牵动着各国政府以及世界权威机构的注意。从大豆、豆粕、豆油、玉米到“一鸣惊人”的白糖,近两个月,谷物、油籽等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推动全球粮食价格在7月份呈现出“井喷式”猛涨。

    自年初以来,一轮极端灾害性天气席卷全球。寒潮、干旱、虫灾……各类灾害轮番侵蚀世界各国粮食主产地,大幅消减了今年全球粮食供应,同时也进一步推高了国际农产品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编制的一项覆盖55种食品的粮食价格指数7月份大涨6.2%,创下自2009年1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可以说,美国旱灾和粮价上涨提高了全球粮食通胀率,一些新兴经济体在担忧自然灾害的同时,更担心新一轮输入型通胀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恐慌。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称,全球有可能再次面临新一轮粮食危机。“炙热难当”的农产品价格是否将持续上涨?刚刚抑制下去的国内CPI会否重新抬头?

    法兴银行分析师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胀再次抬头的可能性不大,解读包括世界银行和IMF在内的报告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全球会重演四年前的大范围粮食危机。”

    他分析,到目前为止,粮食市场还没有出现类似几年前的大规模出口限制和抢购风潮等极端行为,后者恰恰是加剧前一轮粮食危机的重要推手。另外,当前油价也比几年前接近150美元的高位要低不少。

    中粮期货首席投资顾问王在荣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近期以粮食为主的大宗商品迅速上涨,不排除美国借势炒作的嫌疑,这也一向符合美国的游戏惯例,他们善于炒作的题材一个是黄金,另一个就是他们所谓的世界粮仓。美国是粮食大国,炒作干旱题材的目的就是为了推高价格,将其经济危机成功转嫁给了世界其他国家。”

    他坦言,“在粮食短缺、灾害等题材经过疯狂炒作之后,会在短期内造成短缺恐慌,卖出更高的价格。”

    事实上,对比国内大宗商品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就可以发现,一些期货品种国际价格暴涨,但国内价格却保持着相对稳定。

    “以小麦的价格为例,我们看到中国的小麦价格并没有跟随国际走势达到疯狂上涨的情况。此外,亚洲最主要粮食作物大米的价格仍保持稳定,因此,亚洲的通胀水平不会很快上升。”在王在荣看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豆,中国一半的大豆依赖进口。

    “在外盘垄断的格局下,中国不应盲目追涨,在价格已经明显过高的情况下,中国还可以进口很多其他品种作为替代。”王在荣判断,一些粮食期货品种在短时间已经到了价格极限,而在此期间我们看到,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已经加大种植了这些粮食谷物,中长期来看,都会有效抑制谷物商品的持续上涨。

    相比拉美等其他新兴经济体,汇丰银行的高级全球经济学家沃德表示,亚洲所面临的这方面的通胀压力会相对小一些。花旗银行的计算显示,相比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价格,亚洲名义通胀度对大米价格的灵敏度要高出20%。

    花旗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实质改变亚洲的货币政策取向。考虑到三季度的通胀“基数效应”和之前油价下跌等因素,该行预计,中国、韩国甚至印度等亚洲经济体都可能继续降息。

    不过,花旗也指出,考虑到农产品价格一向都是高度相关的,因此密切监控大米价格很有必要。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通胀的影响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预计中国的CPI通胀很可能在第四季度回升,并在明年重返4%以上。

    总体来看,各界仍认为,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迄今的上涨,尚未明显增大通胀压力。

    沃德认为,从全球来看,今年以来,大多数谷物的库存依然在相对高位,这将有助于缓解旱灾带来的供给压力。但沃德也指出,即便目前物价仍保持相对稳定,在未来几个月中,全球仍将看到名义通胀率的上升。

    来源:中国商报 白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