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我国首批转基因克隆肉牛诞生记
  • 我国首批转基因克隆肉牛诞生记

    时间:2012-08-29 00:00:00  来源:  作者: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获重要进展,首批两头含有脂肪性脂肪连接蛋白基因(FABP)的秦川牛犊牛,不久前在北京农学院综合实验基地诞生,目前两头牛犊生长状况良好。这是我国首批转入大理石花纹状肉质基因的克隆肉牛,该技术为培育我国自主品牌的肉牛新品种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意味着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攻关,有可能获得拥有较理想大理石花纹肉质(即“雪花肉”)的国产肉牛,并一部分替代目前主要依靠进口的高档牛肉。

    8月16日,记者就转入大理石花纹状肉质基因克隆肉牛的特点、诞生经过及科研路径、前景等话题,专访了该课题主持人、北京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倪和民。

    “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技术路线”

    牛肉并非越瘦越好,肌肉间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才为最佳。牛肉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肌肉间脂肪的含量与均匀分布。

    “牛肉的消费特点和猪肉不同,并非越瘦越好,肌肉间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才为最佳,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雪花肉’。”倪和民教授说,“牛肉品质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肌肉间脂肪的含量与均匀分布。目前国内大部分‘雪花肉’主要依靠进口,且价格比较昂贵。‘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课题正是为尝试解决这一问题而展开的。”

    为此,倪和民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努力,将脂肪性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A-FABP)转入秦川牛胎儿的成纤维细胞内,再用体细胞克隆技术,把含A-FABP成纤维细胞注射进入成熟的去核卵子内,使其体外发育成重构胚胎,最后把胚胎移植进入同期发育的母牛子宫内,经280多天妊娠,生产出含A-FABP的犊牛。


    术方面早有报道。“但由于各国对此类技术体系具体环节的相对保密,我们并不十分了解。我们就想将国内外的先进技术思想与我们原来已有的技术进行融合、整合、优化,从而创造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技术路线。”

    作为长期致力于牛、羊生殖机理与产科疾病研究的专家,倪和民此前的研究为这次课题的成功做了很好的铺垫。“研究动物发情的时间、受孕的最佳时间、早期胚胎着床的最佳时间、控制排卵、诱导排卵、超排等都是做这个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这是我们长期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倪和民说,近几年他和科研团队其他成员所做的课题,也都是围绕家畜生殖机理和产科疾病进行的。“这项课题是我们之前所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展,我们也希望在国内这一领域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在牛场里”

    2009年到2010年,科研团队给27头牛作了转基因体细胞克隆胚胎的移植,却没有一头成功受孕。2011年,倪和民又选了200多头受体牛,其中有7头牛成功怀孕,但有两头流产。

    2009年3月,这一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启动。做好充分准备的倪和民教授对这个项目充满信心。然而,三年多时间里,科研团队还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

    2009年到2010年,倪和民带领的科研团队精挑细选了100头牛,给其中27头作了转基因体细胞克隆胚胎的移植,但却没有一头受体牛成功受孕。“我们既要借鉴前人的经验,还要不断探索、完善适合自己实验室的技术体系。因此,最初的移植试验失败率很高。”倪和民清楚,这个课题难度很大,“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失误,我们的试验就进行不下去。”于是,科研团队一次次开会总结研讨,一起细致地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细节,然后再制定出改进后的具体实施方案。

    牛场所在的综合实验基地在北京大兴区,离学校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自从课题启动以来,每次试验时,倪和民每隔几天就要到牛场去一次。他的4名研究生也长期住在牛场,两个月才回一趟家。“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在工作,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们仍然在牛场里。”倪和民说。

    来源:食品产业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