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高山生态农业发展之道
  • 高山生态农业发展之道

    时间:2012-08-01 00:00:00  来源:  作者:

    夏日,走进福安市范坑乡蛇头村,群峰环抱,绿波荡漾,高山茶的淡淡幽香扑鼻沁心,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不远处的一片广阔葡萄园地,葡萄架上缠满了繁茂的藤枝,枝上串串葡萄垂挂。蛇头村的生态环境是范坑乡创建省级生态示范乡的一个小景场。

    范坑乡位于福安市北部高海拔山区,平均海拔615米,与寿宁、柘荣和浙江省泰顺县接壤,素有“鸡鸣一声,两省三县(市)相闻”之称。全乡林地面积12.6万亩,耕地面积1.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3%。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由于山高路陡,信息闭塞,这里也曾是经济的瘠土,农民靠山吃山,望天收成,过着苦日子,是一个省定老区特困乡。

    近年来,该乡重点创建省级生态示范乡,充分发挥山区生态优势,引导农民利用高山特点发展高山生态经济。


    乡里每年安排50多万元资金,作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建设的专项资金,引导和帮助农民发展高山蔬菜、有机茶、反季节葡萄等特色产业。全乡已形成以茶叶、太子参、油茶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柱的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今年,乡里加快茶叶品种改造,重点培育壮大乌牛早、金牡丹、金观音、黄观音等高品种,不断广大新品种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效益,力争茶叶产值突破7000万元。范坑乡是福安市最早从浙江引进试种乌牛早茶的乡镇。该乡与浙江省泰顺县龟湖镇接壤,两地气候相似、土质相同。乌牛早茶具有开采早、品质优、收益好等特点与优势。范坑乡先后在领先、上坪、墩头、马岗等村建立了5个育苗茶圃基地。

    范坑多高山,油茶生产是该乡的特色产业。近年来,该乡加大油茶低产林改造力度,新植、补植、培育高优油茶品种,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力争油茶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加大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力度,提高产量质量,使之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短平快”主打项目,力争这项收入达到1.2亿元;引进高山晚熟水果种植,重点以种植晚熟高优品种葡萄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此外,乡里积极扶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在茶叶、油茶、毛竹加工方面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

    目前,该乡先后在八斗、毛家坪、蛇头等高海拔村庄建立高山蔬菜、有机茶、反季节葡萄、薏米等山区特色农业生态示范基地,新增造林2000多亩,完成了1.6万亩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目标。全乡境内已拥有茶园面积1.6万亩、太子参1.2万多亩、油茶6000多亩(包括复垦)、薏米800多亩、反季节葡萄300多亩。

    来源:福建日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