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大豆产业萎缩 进口大豆大量涌入成必然
  • 大豆产业萎缩 进口大豆大量涌入成必然

    时间:2012-07-16 00:00:00  来源:  作者:

    【产业背景】

    根据中国大豆网对东三省上千个监测点的调查估算,2012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或比去年减少30%左右,吉林减少31%左右,局部地区最高减少70%。黑龙江省农委公布的数据显示,该省大豆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减趋势:2009年比2008年减少近4%,2010年比2009年减少近10%,2011年比2010年减少约20%。

    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食用油消耗量渐次升高,进口大豆的大量涌入成必然。根据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进口大豆3082万吨,2009年进口4254万吨,2010年进口5478万吨,2011年进口5264万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累计进口大豆1333万吨,同比增加了21.6%,对外依存度达到80%左右。2012年开年之初,中粮集团和中国储备粮管理公司在美国签署了采购1340万吨大豆的协议,价值67亿美元。据外电称,上述交易中单日即向中国出售292万吨美国大豆,创下美国农业部单日销售纪录。

    当然了,进口大豆叩关成功还有两个必要条件:价低、进口政策放行。资料显示,中国加入WTO后大豆的进口关税为3%,且不设过渡期、没有进口数量限制等规定。美国大豆因价格低、产量大,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美国大豆转基因产品较多,出油率比中国国产大豆高。美国大豆出油率达18.5%,中国大豆出油率约16.5%。这意味着,同样1吨大豆,美国大豆可产出大豆油185公斤,中国大豆只能产出165公斤。在大豆的生产贸易链条上,已形成了“美洲种大豆,美国定价,中国买大豆”的格局。

    而在产业链的另一端——大豆加工业,目前国内70%以上的榨油企业已被跨国粮商控股或参股,形成了国外四大粮商控股或参股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主要品牌的局面。

    而中国的大豆加工企业却经历着亏损甚至倒闭的折磨,黑龙江省内共有约150家大豆加工企业,但目前的开工率不足20%。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