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业内人士建议集约化发展破解卖棉难
  • 业内人士建议集约化发展破解卖棉难

    时间:2012-01-04 00:00:00  来源:  作者:

    “早知道是这样的情况,还不如改种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加起来投入也不如种棉高,相对而言省时省力,效益也不错。”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夭头村棉农张庆收后悔地唠叨。

    成本上升,价跌售难,不少棉农已经有了来年放弃棉花改种粮食的打算。

    业内人士担心,如果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价格不稳将加剧,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棉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专家指出,目前,支撑棉花产业的生产基础与产业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山西省虽不是产棉大省,但棉花种植面积曾达到400万亩。由于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比较效益不高,国家针对棉花生产优惠扶持政策也相对偏少,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和农民种棉积极性,棉花种植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运城调查队统计数字表明,运城市2006年棉花种植面积为136.94万亩,之后持续减少,2011年已降至75.14万亩,如果不加以引导扶持,预计明年棉花种植面积将降至近年来最低点。

    有棉农表示,有关部门应对当前棉区出现的问题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保持棉花种植面积的稳定,扶持棉花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运城市农业委员会农技推广站站长李元收认为,政府需要把“棉包子”与“米袋子”“菜篮子”同等对待,抓好棉花生产面积稳定和市场供应,确保棉花种植、收购、加工等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对农民种植棉花的多少应当进行合理规划和引导,适时发布细致、微观的棉花需求量、种植风险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供棉农参考决策,避免出现盲目种植现象。同时,积极与产业链下游企业对接,鼓励收购企业与棉农形成共同利益机制,实行定单生产,稳定棉花价格。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棉花价格波动幅度很容易过大、风险较高,只有提高种植的比较效益才能保护棉农的种植积极性。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石跃进认为,棉花产业未来的出路,还是要强化科技投入、高产创建等国内支持政策,在棉花主产区推进棉农合作社和现代高效棉花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提高棉花种植集约化水平,有效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减低生产成本,提高单产质量,增加棉花综合效益。

    山西省棉麻公司业务部部长尉峰等人表示,由于加工能力突显过剩,缺乏收购主体,山西省棉花加工质量相对较差、混等混级较为严重,近几年棉花品质基本以4级及4级以下为主,政府部门还应形成合力,加大对棉花收购加工市场的监管力度,保证棉花品质。

    一些棉农反映,近几年棉花市场价格一直不稳定,棉农觉得没保障,植棉积极性受影响,希望国家加大对棉花市场的调控力度。

    山西省棉麻公司运城分公司总经理王建恒说,棉花收购市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国家放开棉花收购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本意是解决农民卖棉难的问题,但由于政策配套不足,加之棉花市场价格不稳定,长期以来农民卖棉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保障棉花收购加工主渠道企业的资金,鼓励金融机构与棉花收购企业建成共同的利益机制,采取资金扶持、贷款等措施,鼓励其入市收棉,缓解农民卖棉难的问题。

    目前,山西省对棉花生产仅有良种补贴15元/亩,但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的上涨已冲淡了这部分补贴的“利润”,基层棉农反映,希望政府能提高对棉花的补贴标准,同时扩大补贴范围,在良种补贴之外,加大对植棉的补贴力度,帮助棉农树立信心,稳定棉花播种面积。

    还有棉农反映,与低廉的农产品价格相比,化肥、农药的价格成为农民一项不小的负担,不少地区农民存在生产资金不足的情况,另外,也造成农民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这些都会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希望国家出台更多的政策,在农资产品价格市场上加大调控力度。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