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蒙牛致癌门惹祸未了局何时结?
  • 蒙牛致癌门惹祸未了局何时结?

    时间:2017-05-12 18:37:51  来源:  作者:刘春燕

    自蒙牛“致癌奶”事件曝光数十天以来,各方对其关注有加,引发了一场乳制品行业的风暴,然而,现在登录百度,输入蒙牛搜索新闻,关于蒙牛“致癌奶”的后续报道已经悄无声息地隐退,取而代之的是“蒙牛股价反弹”、“蒙牛牛奶涨价”、“蒙牛绿色公益”等消息,“致癌奶”最终被掩埋在乳制品的涨价浪潮中,不了了之。

    对蒙牛“致癌奶”事件,简单整理其发展线路如下:

    12月24日 事件爆发:蒙牛纯牛奶致癌物超标14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4日公布近期对全国液体乳产品进行抽检的结果公告,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搜狐健康)

    题外篇:

    黄曲霉毒素M1为致癌物,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12月25日 蒙牛两次致歉各方不买账

    蒙牛官方一天内发表两次道歉声明

    12月25日,蒙牛为其不合格产品一日两度致歉,并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蒙牛眉山工厂产品抽检的情况说明》承认这一检测结果并“向全国消费者郑重致歉”。此外,还称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公司立即将全部产品进行了封存和销毁,市场上销售的所有产品均为合格产品。(北京商报)

    蒙牛积极回应反招来口水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营销专家对记者表示,一日之内两发致歉信,发生在蒙牛身上实在令人意想不到。此次在国内乳制品企业信任度空前低下的背景下,蒙牛也算学乖了,希望通过道歉来收买消费者的信任,而不是继续倚仗自身强势硬拼丑闻。(北京商报)

    有媒体刊发评论表示,蒙牛公司的“郑重致歉”显然不够,仅仅表态“把好质量关”,也有事后诸葛之嫌,并不能打消消费者的焦虑与疑惧。

    也有媒体刊发评论认为,公众和消费者恐怕难以感受到乳企道歉的“郑重”——如果真的有心道歉,真的把质量、安全问题看得“郑重”,三聚氰胺和特仑苏事发后,就不会再轻易出现黄曲霉素超标这样重大的质量问题。

    该事件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网友“最毒舌”发帖表示,蒙牛声明中说的“市场上销售的产品都是合格产品”的结论是怎么得来的,这些产品都经过检测了吗?企业如何保证类似的情况不再出现?(法制晚报)

    12月26日 蒙牛称含强致癌物牛奶只销往西南

    蒙牛华中区媒介负责人称,该款产品只销往西南地区,从未进入湖南长沙及华中片区。25日晚间,蒙牛在其官网道歉并称,该批次产品在接受抽检时尚未出库。

    12月27日 质检总局称已勒令蒙牛处理相关问题产品

    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士表示,已经勒令蒙牛相关企业对问题产品进行处理。对于质检部门是否会对蒙牛所有乳制品进行全部检查,质检总局未做出回应。(法制晚报)

    12月28日 蒙牛称问题饲料来源仍不明引来激烈质问

    在黄曲霉毒素M1超标事件曝光之后的第三天,蒙牛乳业前日回应表示,事件原因已经查明,是奶牛食用霉变饲料引发的。但当时称对于这批饲料及奶源来源于哪里,暂时无法追查。(西部网)

    来源仍不明引来激烈质问

    知名企业没有原奶记录?

    蒙牛相关负责人称,目前问题奶源究竟来源于哪里,企业方面也无从追溯。

    乳业专家王丁棉说,我国大中型乳制品企业都已建立完善的可追溯体系。每一批次原奶从哪里收来、用的什么饲料、生产什么产品都有详细记录,不可能查不到。(大河网)

    12月28日 蒙牛公司官方网站被黑事件再度升级

    12月28日晚间11时许,蒙牛公司官方网站(www.mengniu.com.cn)遭黑客入侵,自称为“SIT小组”的黑客留言称蒙牛为“民族的耻辱”,这使得近日被迫平息的“毒奶门”事件再度升级。

    蒙牛官网写道:“蒙牛曾经让中国人强壮过,曾经让中国人自豪过,中国自己的乳企,如今自己坑自己。你们坑爹呢还是坑爹呢还是坑爹呢?每天一斤奶,喝死中国人。这就是你们蒙牛的宗旨吧?我想问问在事发以前你们出过多少事,坑害过多少中国人,我们是一家人,你却自己坑害自己家人。”

    该网站被黑时间持续一个多小时,截止29日零时40分恢复正常。(21世纪网)

    12月29日 蒙牛股价大跌24%或牵连内地乳业

    受此消息影响,蒙牛乳业周三开盘即大跌近25%,其后于低位窄幅徘徊,收盘报20港元,跌幅24%,成交15.64亿港元,较上一交易日放大15倍。另外,蒙牛乳业的供应商现代牧业股价也出现大跌,收报1.55港元,跌幅13.4%,该公司的主要客户为蒙牛乳业,并已于2008年与其签订为期10年的原料奶供应协议。(上海证券报)

    蒙牛毒奶打击全行业内地乳业港上市或遇阻

    据港媒报道,内地乳制品经三聚氰胺一役后,几近绝迹香港,虽然蒙牛乳业(02319)近年积极重整旗鼓,在本月初更宣布旗下牛奶产品已登陆本港,但日前却爆出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有分析指,内地乳制品南下攻港计划明显再遇波折。(腾讯财经)

    12月30日 市场销量:蒙牛纯牛奶销量直线下降

    受黄曲霉素M1超标事件影响,蒙牛各品类纯牛奶销量近日已出现直线下滑。从北京物美及卜蜂莲花多家连锁卖场了解到,自事件发生后,蒙牛旗下纯牛奶产品销量几乎为零,而卜蜂莲花一位不愿具名的采购负责人表示,近期将暂停对蒙牛250ML包装纯牛奶的进货,静观市场变化再决定是否继续进货。(糖酒快讯)

    调查中,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了解到蒙牛牛奶检出强致癌物的消息,几乎全部表示不会再购买蒙牛纯牛奶,另有部分消费者表示蒙牛品牌的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暂时也不会购买了。

    12月31日 中粮尴尬或借机加速整合蒙牛

    “尽管中粮把蒙牛收购了,但蒙牛仍然没有按照中粮的模式发展。”上述接近中粮集团的知情人士说,借着此次蒙牛危机,中粮将会加速对蒙牛的整合,强化对蒙牛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陈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蒙牛出了这个事情以后,中粮肯定会加速对其的整合,否则的话,作为控股方,蒙牛出了问题,中粮也会受到牵连。”(华夏时报)

    然而这只是对蒙牛整合走向的一个猜测,人们更关心的应当还是眼下“有毒奶”问题的解决之道。

    1月2日 “致癌门”尚未平息涨价潮来临

    诡异涨价是成本论还是障眼法?

    元旦前后,原本在应该主打“促销牌”的时段,众多乳业巨头却纷纷打起了“涨价牌”,让网友纷纷质疑起其“成本推动论”。而更让网友愤愤不平的是,涨价是否意味着“高质”?在屡屡出现质量问题被曝光之后,乳品企业在“理直气壮”涨价的同时,是否也应“HOLD住”质量?(燕赵都市报)

    众所周知,元旦、春节是乳制品消费旺盛,按常理来讲,乳制品企业都是铆足劲头降价促销,此时集体涨价违背了以往的规律。就常理而言,单个企业调整产品价格在情理之中,但奶业巨头们都在元旦、春节期间宣布集体涨价,难道这仅仅就是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还是“豪乳“们在变相警告消费者们不要乱来。

    来源:慧聪食品工业网 作者:刘春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