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乳制品市场乱象:外国月亮与中国月亮哪个圆?
  • 乳制品市场乱象:外国月亮与中国月亮哪个圆?

    时间:2011-04-02 00:00:00  来源:  作者:

    国内乳制品行业诚信危机导致的洋奶粉从“抢购”到“限购”,是2011年一季度乳制品市场的乱象。


    洋奶粉对消费者真的就安全吗?

    据国家质检总局2010年6月份发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中显示,其中共有14批次的乳制品不合格,包括25.25吨新西兰公司出品的全脂奶粉,149.875吨新加坡全脂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和1吨来自美国的牛初乳检出亚硝酸盐。原本颇受信赖的洋奶粉出现数以吨计的不合格产品震惊了国人。甚至有媒体惊呼,“劣质洋奶粉倾销中国”。

    再看一下一些洋奶粉2010年在我国的市场表现

    2010年2月,澳优能力多1段灌装奶粉被爆发现乳白色的奶粉里面出现了不少黑色

    颗粒状物体。

    2010年6月,惠氏奶粉出现质量问题致孩子严重便秘。

    2010年8月,雀巢品牌奶粉被查出3段奶粉中都含有香兰素或乙基香兰素。

    2010年9月,雅培因奶粉中存在甲虫的问题Similac被召回。

    由此不完全统计则不难看出洋奶粉存在着令消费者担心的质量和诚信问题,外国漂过来的月亮与中国的月亮同样有圆有缺。

    国产奶粉真的比洋奶粉差吗?如何才能取信消费者?

    笔者对蒙牛、伊利、完达山等知名品牌与洋奶粉做了调查、分析对比后,得出结论:其中有的品牌发展基础非常好,完全有条件和国际大品牌比高低,一点也不比“洋奶粉”差。国内知名品牌与被抢购的洋奶粉相比同样都拥有优质牧场,同样是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样具有最新进的研发中心、严格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作保证。为何消费者还会钟爱洋奶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一线品牌没有将诚信建设放在首位;二是二三线品牌缺少宣传意识导致影响力弱,不足以被更多消费者认知;三是媒体对于问题奶粉的过度聚焦报道导致的消费阴影;四是很多企业还没有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标准建立起电子追溯体系,严把质量关。

    在目前国产乳粉诚信缺失的阴影下,大企业能否注重于诚信体系建设,将生产、销售环节公开,取信于消费者,担当起振兴中国乳业诚信的社会责任?

    笔者在调查中看到了北京消费者韩志文2011年3月21日写给黑龙江完达山乳业的一封信,信中讲述了自己幸运地选择了完达山奶粉和对完达山的感激之情。他写到:“我孙女是提前2个月剖腹产生的,比较瘦弱,连吃母奶的劲都不足。我很欣慰,因为我儿子40岁才有了这个孩子,在喂养过程中长的这么好,这么健壮,我打心眼里感谢你们生产了这么好的奶粉。据我所知,很少见到你们的广告,也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绯闻’。是信得过的奶粉,且经济实惠。我这个人,从不迷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也许是完达山乳业48年诚信基础在消费者心中的魅力。

    2011年3月31日,由国家工信部等10部委组织的全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启动大会在青岛召开,与会期间,完达山乳业董事长王景海接受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他表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乳制品企业只有将诚信放在第一位,接受消费者的监督,真诚服务于消费者,才是稳健发展的硬道理。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表示,诚信管理体系是今年乳品行业工作重点,124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将争取在年内全部完成质量提升,从而维护好行业信誉与形象。

    来源:千龙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