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发改委:适时调整油价利于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
  • 发改委:适时调整油价利于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

    时间:2011-04-08 00:00:00  来源:  作者:

    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2011年4月7日零时起,汽油、柴油零售最高限价每吨分别提高500元和400元,全国平均90号汽油、93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提高0.37元、0.39元和0.34元。

    通知同时称,成品油价格调整,对种粮农民、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等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影响,按既定补贴机制由中央财政继续给予补贴,具体补贴方案由财政部另行下达。

    这是发改委年内第二次上调成品油价格,2月20日发改委曾通知,汽油、柴油供应价格每吨均提高350元。

    国内通胀压力大 为何调油价

    援引发改委官网消息,针对有记者问,在当前国内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国家为什么还要调整成品油价格?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回答称,当前国内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之所以调整成品油价格,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近一段时间以来,受中东、北非特别是利比亚局势动荡影响,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大幅攀升。3月初,美国西德克萨斯原油和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达到每桶105美元和116美元,为2008年9月底以来的最高点,之后持续在每桶100美元和110美元以上的高位运行。多数机构预测,利比亚政局动荡对石油市场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消除,加之日本灾后重建和替代核电对石油的需求可能明显增加,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市场油价将继续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其次,石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适时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有利于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国内正常合理的市场需求,有利于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

    第三,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国内成品油价格长期背离国际市场走势、背离国内市场供求,必然导致成品油市场供应严重短缺,限供、排队现象屡屡发生,降低经济运行效率,反过来推动整个经济社会运行成本的提高,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以在坚持接轨机制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经济运行和价格形势,适当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