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煤企深陷困境 “组合拳”出击方能解围
  • 煤企深陷困境 “组合拳”出击方能解围

    时间:2012-08-01 00:00:00  来源:  作者:

    据悉,上半年国内煤炭进口量达1.4亿吨,平均每个月进口2300余万吨。而根据业内人士分析,当每月进口煤数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时,它就足以改变沿海煤炭市场的供求形势,进而影响整个国内煤市。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导致煤炭需求量大幅下降,进口煤的冲击无疑更加凸显。

    中投顾问煤炭行业研究员邱希哲认为,煤炭行业黄金十年已然远去,煤企深陷经营危机无法自拔,“组合拳”出击方是脱困之道。第一,降低煤炭进口数量,减轻国内煤炭市场压力。前五个月,山西省进口煤炭192.5万吨,同比增加78.9%,但其上半年煤炭出口数量加起来却仅为90万吨,逆差超过100万吨,进口煤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凸显无疑。降低煤炭进口量是缓解国内煤企压力的当务之急。

    第二,认真规划煤炭产能,降低煤炭勘探、开采量,减轻煤市压力。蒙西、山西、陕西等地区应重点做好煤炭产能规划工作,减少对新煤矿的开采量,尽快消耗积压库存,同时大力开展煤电联营,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实力,促进煤企实现产业链条一体化经营,尽快扭亏为盈。

    第三,发改委应适当减缓煤电新项目的审批,彻底摆脱以往只追求GDP增速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由于经济低迷程度强于预期,风电、核电、水电项目都应适当减缓,分批次、分阶段审批上马。否则,快速增加的煤炭产量及其它电力项目只会加速煤炭产能过剩局面的进一步恶化,这会影响煤企、煤市的可持续化发展。

    第四,尽快成立煤炭资源储备体系。煤炭市场低迷,煤价暴跌,国家应适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煤炭储备体系,一方面可以缓解煤市萎靡状况,提振煤价,救煤企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为长期经济发展做好能源储备,以备不时之需。煤炭在我国能源利用方式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建立煤炭储备体系势在必行。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煤炭市场、火电市场同时进入低谷期,这不仅同经济环境降温有密切关系,还与产业内部结构失调有重大牵连。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步伐,合理调整风电、水电、光伏、天然气等各种新能源方式所占比重,为经济企稳回升保驾护航。

    中投顾问《2012-2016年中国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煤电装机容量虽大幅增加,但建设重大煤炭基地、优化煤炭结构才是最核心任务。2012年煤炭行业低潮期来临,调结构、促转型成了煤炭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各大型煤企应以身作则,加快淘汰自身落后产能,积极配合国家对煤炭产业的升级调整。

    来源:金融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