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对推进我国分布式能源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 对推进我国分布式能源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7-05-13 04:33:27  来源:  作者:国网能源研究院 周原冰 郭磊

    分布式能源是指位于用户附近,装机规模小,所产生能源就地消纳,可再生能源与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的总称。具有能源高效利用、节能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分布式能源在我国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瓶颈,社会各方面对其发展定位、发展重点和模式也有不同认识。笔者结合自身研究工作和国内 外实践,提出对科学推进我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几点粗浅思考。

    要把握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本质特征

    什么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美、日、欧提出的术语和含义都不完全一致。国内学术界、企业界、政府机构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但是将分布式能源“泛化”的倾向比较明显。一些装机几十万千瓦、供热半径数十平方千米的热电联产工程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能源系统。这使得分布式能源相关的研究、统计、规划、立法、政策制订都面临很多困惑和难题。出台的一些政策也难以真正发挥作用,有关部门新出台的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提出了2020年装机5000万千瓦的宏伟目标,但是其中包含什么却不明确。

    如果单纯从学术研究角度,分布式能源的概念完全可以含糊和宽泛一些,但是作为一个国家重点推进的方向和产业,必须明确其内涵和外延,确定其标准和适用范围,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规划。而确定其标准必须从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动因和目标定位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把握住其本质特征。

    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能需求,促进节能环保和能源优化利用,弥补集中式能源系统的不足。通过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网络建设投资和能量输送损耗,降低污染排放,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但是其发展的前提要有特定的资源禀赋和负荷条件,强调“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纵观国内外分布式能源相关理论和发展实践,其主要特征有三点:一是靠近需求,以用户自用为主,避免能源的远距离传输,通常接入低压配电网。二是节能环保,能效高(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能效达到70%以上)。三是装机规模小,装机容量通常为千瓦级、兆瓦级。概括起来就是“高能效、低排放、小型化”,其中自用为主、就近消费是分布式能源最本质的特征。

    目前,一些城市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大型、区域性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装机容量通常在二三十万千瓦以上,接入110千伏甚至220千伏电网,尽管其设计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较高,比传统的燃煤热电联产系统环境友好性更强,但是与分布式能源的本质特征不符。国家确实应当积极支持和鼓励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公用的区域性热电联产系统发展,但不宜将其作为分布式能源来看待和管理。

      客观认识分布式能源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追求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规模效益,传统的能源供应系统都采用集中供能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规模效益。随着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发展,分布式能源具有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污染少、能耗低等优点逐步显现,逐渐成为能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分布式能源主要不是解决全局性和大范围的能源供需平衡和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重点是满足特殊场合的需求,解决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用户的资源综合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问题。

    分布式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作用包括:一是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热电联产或冷热电三联产的方式,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二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拓展了分散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推动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三是解决偏远或人口稀少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对于偏远或人口稀少的地区,与采用传统供能方式相比,采取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更好选择。

    不论是从基础理论和欧美国家的发展现实来看,分布式能源都不会取代传统的集中供能方式,只能是集中供能方式的重要补充。分布式能源与集中式能源系统有各自特点和定位,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说,不存在谁代替谁之说,未来二者需要更加协调有序地发展,共同构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