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聚焦医改真相:医药分开等关键点基本未动
  • 聚焦医改真相:医药分开等关键点基本未动

    时间:2012-03-12 00:00:00  来源:  作者:

    两会”期间,医改问题再次成为被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卫生部长陈竺在3月5日接受采访时透露,三年来全国财政对医改新增投入已超11000亿元人民币。但直至今天,医改之路仍然未见明朗。

    一本近400页、40万字的《大国医改》,处处直击中国医疗乱象之后的利益链条,有媒体评论其是在“为中国医改刮骨疗毒”。作者朱幼棣,曾为新华社著名记者、原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对于医改,他秉承良心、据实而论,将关注点聚焦于隐藏在表面下的真相。

    记者:从“11000亿”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投入的力度,那得到的成果有哪些?

    朱幼棣:这两年卫生事业的发展很快,包括新农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在这些硬件方面,只要国家投入就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应该说,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还没有太多触及,或者说改革得很少,特别是公立医院的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提出来“四个分开”,其中两个关键问题——医药分开、管办分开,都还基本上没动。

    记者:陈竺部长提到,在接下来的医改中要加大力度革除“以药补医”。这和“医药分开”是不是一回事?

    朱幼棣:从现在看还不是一回事。“革除以药补医”这个提法很令人鼓舞,但这可能主要是指消除药品批零加价的15%。“零差率”问题也只要国家增加投入就能够解决,但实际上医院方面从药品上获得的收入远远不止这15%。业内人士都知道,一种药品进院,包括进院费、勾标费、统方费、医生的处方费等灰色收入,加上批零加成15%,可能占到药品价格的40%到50%。所以医药不分开的话,相关人员跟药的联系就没法从根本上切断,就算其中的15%由国家来补助,药价还是下不来。

    记者:我能否从您所讲述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医药不分开,医疗体制上的根本问题,不是“革除以药补医”、增加财政投入所能解决的。

    朱幼棣:我不敢肯定,但也不很乐观。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包括基层医疗机构,现在已经实现了零差率,但药价并不比社会药店低,原来明的加价,变成了暗的加价。

    记者:既然医药分开是一种切实的解决办法,为什么从“十七大”到现在五年来都没能够得到实施?

    朱幼棣:要实现医药分开,需要国家建立一个正常的、良好的医院补偿机制。但因为我国80%以上都是公立医院,要完全补偿保证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多人口、最大规模的公立医院体系,国家财政肯定有困难。这很正常,关键前提是公立医院要进行分类改革,根据医院从事医疗服务的不同,才能确定国家补助多少、保哪部分。有些从事高端、专科治疗的医院,应该把它们推向市场。

    记者:您能否为我们梳理出一条理想化的医疗改革路径?

    朱幼棣:从医院来说,应明确划分服务层次。第一个等级是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就是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以门诊为主;第二个等级是综合医院,以住院为主;第三个等级是特殊服务和专科服务,把它们推向市场。这三个等级在国外划分得很明确,但我们现在都混在一起。国家正常应该以保证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为主,同时也保证公共卫生这一方面。其余主要应由不同的医保作为付费方来解决。

    记者:初级卫生保健对于我国这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

    朱幼棣:对,要让中国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真正建立起来,被老百姓认可,需要有两个前提:一是让医院里的医务工作者——医生流动起来,成为真正的自由职业者,多点执业;另外就是综合医院要压缩门诊的规模,要以住院和手术病人为主。这样才能够形成一种双向的转院制度,否则城市真正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很难建立起来。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大医院的五公里范围以内,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往往“寸草不生”,很少有人去看病。

    记者:怎样才能实现医生多点执业,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朱幼棣:一切都要通过正常的手续来办,一个医生在大医院可能每周工作三天,在社区医院工作两天,还有一天参加会诊。从收入来说,英国的医生在公立医院的工作时间占70%,收入占30%;在私立医院的工作时间占30%,收入占70%。病人在公立医院做一个手术可能要等两三个月,但到私立医院两天就可以做了,有钱的人可以选择去私立医院。

    记者:这会不会造成不公平,就是有钱才能看得好病,对于普通人尤其是农民来说,可能会看不到好医生,因为好医生都去了收费高的私立医院。

    朱幼棣:在公立医院执业是身份和技术的一个标志,通常医生不会选择放弃。而且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应该说是有层次的,消费也是有层次的,20元钱一晚的病房没有空调,但如果付得起200块钱,就可能有空调,这也是一种公平,因为人家的钱也是通过劳动得来的嘛。这就是真正能让穷人看得起病,让富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

    记者:除了医药分开,还有一个是管办分开,如果卫生部只作为管理部门,那应该由谁来办医院?

    朱幼棣:就国外来说,实际上有一个代表政府出资人的机构,由它来办医院,跟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没有多大关系。比如英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分成三个部分,一个是卫生部,一个是全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还有一个是国王基金会,相当于我们的医保。卫生部主要实行行政监管和医疗卫生的规划,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保有制约。

    记者:关于医改,似乎一直存在着两派争论,就是应该让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让医院进入市场对于老百姓来说可能很难接受。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公益”和“市场”的关系?

    朱幼棣:不要把市场看得那么可怕。实际上医疗卫生服务是有市场的,医院早已进入了这个市场。那么我们就应该分析这个市场的情况、需求以及变化。这个市场里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把它分割好,然后我们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照着市场找准自己的位置。哪些是公益性的,哪些是基础性的,哪些是营利性的,哪些是非营利性的,每个医院都要在这个市场面前确定自己的位置,才能够有所作为。

    记者:您对医疗体制真正实现“四个分开”的前景怎么看?

    朱幼棣: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中国改革30多年来的历程就是这么走过的,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都是这么走的。世界各国都能走,不管比我们发达还是比我们差的国家都能,中国为什么不能?而且这条路是必须要走的。

    来源:凤凰卫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